扫一扫  加微信
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开放的成就、经验与展望
2018-04-11 17:29:00  来源:长江产经智库  作者:查婷俊

  01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

  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现阶段,我国金融业已经形成了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大行业为主,以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等为补充的金融体系格局,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升,从1978年的2.08%增加到2016年的8.22%。当下,我国金融业呈现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市场高效化和金融体系法制化的特征。

  (1)金融机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多样性增加,形成了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和外资银行为主要构成的金融体系,尤其是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迅速。2004-2016年间,农村信用社、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和外资银行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02%、28.42%、24.36%、19.06%和20.08%。

  (2)金融市场高效化一方面表现为,财政性存款占比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16.22%下降至2016年的2.34%,而单位存款占比在1978-2010年间一直在30%上下波动,在2010年之后则显著上升至50%左右,可以看出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数量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民营企业占比则不断上升,自1993年的最低值的24%上升到2017年的61%,民营企业资金的高流动性促进了股票市场有效性的提升。

  (3)金融体系法制化逐渐增强主要表现为,随着金融监管方面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关于银行、外汇、利率、证券、基金、保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不断加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高。

  02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

  (一)以改革谋发展,实现开放

  从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程看,金融改革多是立足国情、问题导向,金融开放则是以国内金融安全为前提的。因而实现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体制机制改革包括:(1)通过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国有资本优势及其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在金融开放深化的过程中防止国有资本流失。(2)通过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明确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工职责,对不同金融主体进行分类监管,在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同时,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为金融开放提供支撑。(3)通过制定金融监管相关法律,细化股份公司组织、股权设置、利益分配、公司破产等一系列法规,促进金融市场和股份制企业健康发展,为金融资本全球流动提供保障。(4)通过推行并完善PPP等投融资模式,减少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存量,提升国有资本(包括财政投资、政府债务和国有企业的资金)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让做大做强的国有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有序流动。

  (二)以开放促竞争,倒逼改革

  从我国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也同样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了几十年的中国金融体系,最大的问题在于行政垄断、缺乏竞争带来的低效率,而金融体系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上,引进外部竞争机制,引导本国金融资本的优化配置,进而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因此,我国以开放倒逼金融体系改革的成功经验包括:(1)通过引入国际金融资本弥补国内资本短缺,推动国内资本加速积累,提高经济效率。(2)通过部分地区试点、自贸区率先开放等方式,打破封闭的发展模式,发展开放型经济,让试点区率先实现金融开放,对接国际标准。(3)在金融开放体系建设中,通过倒逼改革,打破国内市场分割,吸引更高预期回报的投资项目,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一体化发展。(4)通过扩大金融开放,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竞争力,淘汰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落后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制,维持金融市场主体的活力。

  03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开放的未来展望

  尽管经历了40年的金融体系改革与开放,我国金融市场日趋完善、金融开放程度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货币性资产占比过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一家独大、金融工具数量不足、直接融资发展显著落后于间接融资等问题。因此,亟需进一步明确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与开放的未来政策方向。

  (一)金融体系改革方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第一,拓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鼓励金融技术创新,以证券化手段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截止到2016年,我国所有中小企业当中,超过90%的企业仍然依赖间接融资生存,仅有不到10%的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更为艰难,通过证券化等手段不断提升直接融资比例,能够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第二,金融市场的运行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金融市场中的资本只能在体系内“空转”,累积系统性风险。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强化资本市场的竞争机制和利率调节机制,催生优质资产在规范市场中产生;另一方面,也要抑制以房地产为主的资产价格泡沫化增长,同时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让实体经济企业能够获取社会平均利润率。

  (二)金融体系开放方向:对接国际金融体系

  第一,以完善资本市场进入退出机制、建立小投资者保护制度、尊重合格投资主体交易权等方式,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速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利用“新三板”制度的“宽进严出”,对资本市场退出机制进行“渐进式”探索。针对小投资者,依靠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及监督机制、风险警示制度,保障其在资本市场中的基本权益。针对合格投资者,可以进行负面清单管理,保障其金融交易自主权。

  第二,对接国际金融机构监管、运营标准,借助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开放的契机,以信贷市场改革为突破口,盘活国内金融市场。国际上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租赁公司、贷款公司等,往往充分利用其在特定领域中的信息优势,成为放款业务的重要金融机构之一。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将信贷市场改革作为实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金融开放的突破口。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