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纪律部队”,是人民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和守护者,必须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以强力正风反腐坚决维护群众利益。响水县纪委监委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统领工作全局,树立“全面从严、服务人民、担当作为”工作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强化监督办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满意度更高。
强化监督保障,落实好群众期盼的事。跟进监督上级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是基层纪委监委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方面,要加强政策执行“对账式”监督,着力打通“中梗阻”、清除“绊脚石”,确保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群众中去。要监督护航民营经济发展。针对相关政策“口惠而实不至”等问题,开展惠企政策执行情况专项监督,推动奖补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兑现。聚焦营商环境薄弱指标,开展营商环境监督治理专项行动,健全完善“1中心+6站+30点”三级监测体系,持续优化“软环境”提供“硬支撑”。助企纾困解难,开展“清风企业行”活动,印发监督举报联系卡和调查问卷,推广应用“益企廉”线上平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监督守护集体资产安全。围绕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小切口”整治村居集体“三资”突出问题,向农业农村部门制发纪律检查建议,督促加强日常监管。开展集体资产清查利用工作,推动集体资产盘活利用。要监督保障困难群众兜底。紧盯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政策扶持等事项中党员干部办事不公、优亲厚友、厚此薄彼、骗保套补等问题,扎实开展社会救助保障资金摸排工作,持续查处违规办理残疾人低保、违规发放尊老金、虚报冒领农资补贴等方面案件,着力保障政策资金能够发挥价值、物尽其用,坚决筑牢民生福祉的坚实后盾。
深化集中整治,纠治好群众痛恨的事。要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以工作实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要聚焦民意查问题。坚持“开门搞整治”,持续畅通“信、访、电、网”四位一体群众监督渠道。主动进小区联系居民群众、进街区联系商户群众、进园区联系企业群众、进镇村联系农民群众、进网络联系网民群众,深入排查惠民政策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营商环境、干部作风等方面问题,找准整治发力点,提高工作精准度。要顺应民心强震慑。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办的是案件,守的是民心。坚持“案件开道”,保持高压态势,搭建“重点攻坚、持续巩固、常态监管”阶梯式工作架构,聚焦集体“三资”、校园餐、惠农补贴等重点领域,集中查处一批典型案件。班子成员带头包案,“室组地企”全员联动,实行“每周过堂、重点督办、限期办结、延期约谈”机制,实现集团化作战。要紧贴民生办实事。集中整治要着力解决一批群众身边实际问题,让群众看到真变化、得到真实惠。坚持“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结合实际办好集中整治15件具体民生实事和自选实事项目,推动实现从“群众点题”到“群众点赞”。推进建立社会救助信用承诺“容缺审批”制度,探索构建“团教带困”困境儿童长效帮扶机制,开展物业管理、基层卫生院收费不规范问题大起底,推动私营公墓回归公益属性,助推安置房不动产登记率先实现彻底清零。
优化工作质效,解决好群众烦心的事。纪检监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众工作,要聚焦“国之大者”,做实“分内小事”,推动完善基层治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力用情把纪检监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要在高质量做好涉纪类信访工作上持续发力。畅通信访渠道,整合“12345”、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平台信息构建民意归集系统。注重高效处置,探索实行“简案快办、繁案细办、难案联办”机制,提高办信质效。推动信访问题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实行“听证式反馈”,推动“解问题+解心结”双向发力,变“结案了事”为“案结事了”。要在推动完善基层治理更好服务群众上持续发力。坚持从源头铲除问题滋生土壤和条件,做实监督促治、以案促改,推动完善体制机制、堵塞监管漏洞。向教育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开展中小学食堂专项治理,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向卫健部门制发监督意见,推动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收费,守护老百姓“看病钱”。监督推动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临时救助“一次审批、多次发放”等便民举措落实落细。要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上持续发力。靶向纠治形式主义,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定期召开机关作风建设会,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严明党的群众纪律,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打好精准问责、容错纠错、澄清治诬“组合拳”,促进党员干部廉而有为、担当为民。
(作者为响水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