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实现长江航运物流产业绿色转型
2024-10-22 09:47: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吴朋 姚冠新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长江航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内大循环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水上东西轴线和运输通道,长江航运承担了沿江80%以上的电煤、铁矿石和外贸货物运输,促进了区域间资源和产业协同,是国计民生重要物资和外贸货物运输的大动脉。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长江航运作为纽带连接了我国内陆与全球市场,通过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等模式,长江航运承担了中上游地区90%的外贸货运量,促进了国内外市场的联动。当前,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长江航运物流的发展必须坚守生态红线,实现航运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近年来,长江航运物流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愈加重要。然而,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当前长江航运物流在绿色转型中仍面临部分困境,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多式联运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航运行业的脱碳成本巨大、政策体系和行业标准亟待完善等。对此,需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要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降低社会资本的准入门槛,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绿色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多元化融资渠道,如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为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要提升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重点推进上游航道整治工程,提升上游航道等级和通行能力,解决中游航道“梗阻”现象,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提升下游深水航道的稳定性和通行能力。

二要加快航运物流模式转型。加快推进港口与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建设和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确保主要港口实现铁路进港,打通“最后一公里”瓶颈。通过优化港口布局和功能分工,提升港口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形成高效的多式联运网络。同时,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鼓励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和江海联运。推动集装箱、厢式半挂车等标准化运载单元的普及,提升运输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支持港口和航运企业开展联合营销,优化联运组织方式,推动“一单制”电子化和业务线上办理,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三要建立和完善多方协同机制。大力推动航运公司、港口、能源供应商和投资者之间的有效合作。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设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机构,制定统一的绿色航运发展规划和标准。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方在技术研发、项目实施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同时,要建立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激励共享机制,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共同参与绿色航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对合作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

四要加大绿色航运资金支持力度。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绿色航运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和绿色金融产品,降低航运企业的融资成本,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改造和技术升级。此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和私人资本的有效结合,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五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借鉴欧盟等地区的先进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航运低碳发展政策指导文件,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航运业碳排放数据的监测、报告和核算,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标准。逐步将航运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促进碳排放权交易,激励企业进行碳减排。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标准规则的制定,提升中国在国际海事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作者分别为长江文化研究院讲师,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本文系2024年江苏省重点智库长江文化研究院重大项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长江航运物流转型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