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周镐日记:谍海沉浮踏明路
2024-12-11 10:4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杨柳 王珊珊

收藏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的“周镐日记”是国家一级文物,它真实记录了周镐人生的最后一年,清晰地展现了周镐在淮海战役期间从事策反工作的艰苦环境和为人民解放事业斗争的决心,并回忆自身思想转变的历程,彰显出周镐心系百姓、一心救国的忠诚。

周镐,又名周治平,1910年出生于湖北罗田一户贫苦农家,14岁考入武汉私立成呈中学。读书期间,他接触到三民主义理论后,少年的周镐被深深地震撼,于是立下了一生为民的志向。毕业后,周镐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后加入军统成为戴笠的亲信,被委派渗入汪伪政府,以高级参议的身份公开活动,并秘密建立军统局南京潜伏站,搜集汪伪政府军事、政治、经济等情报,同时与伪军高级将领建立密切私人关系以图策反。后来,他因对国民党失望转而加入共产党,从事情报与策反工作,淮海战役期间曾立下汗马功劳。1949年1月,因身份暴露牺牲于南京。

“我当共产党的确为不良政治所驱使”。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周镐因为对重庆当局与汉奸周佛海的秘密勾搭了解太多,对汪伪政府的接管工作又触动了其他派系的利益,被戴笠找理由逮捕入狱。“满拟可以稍休,第一大愿回籍省亲,使老父老母晚景略为快活,竟被戴笠这个不讲天理的魔王为我打破,三年两次狱累。”日记中记录下了周镐对国民党政治路线、党派利益之争的不满、愤懑。他看透了戴笠等国民党高官的争权夺利,对恢复自由和清白几乎绝望,“有三天未能饮食,顶多拼一死,倒反安心了”。数月后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经军统中好友帮忙说情,周镐得以释放。出狱后的他疲惫消沉,军统多年经历使他对于国民党内部的互相倾轧、贪腐渎职恨之入骨,“那个张炎、曹文寿、陈奎等的残酷嘴脸简直令人作三日呕”,对国民党政府也已经失望至极。

此时,中共地下党员徐楚光来到南京进行情报与策反工作,他与周镐有同乡之情、黄埔同学之谊,早前更是默契配合,给新四军运送过盐等物资。在徐楚光的教育和引导下,周镐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独裁本质,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中国、为百姓谋幸福的政党。深思熟虑后,周镐提出加入共产党,经邓子恢、谭震林同意,他于1946年3月被批准为中共特别党员,同时任京沪徐杭特派员,负责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和情报工作。他后来在日记中回忆,“我当共产党的确为不良政治所驱使,余妻当与同感而商议做解放工作,正好徐祖芳(徐楚光)同志函约相晤,恰到好处而成功”。

“誓为党国人民尽忠”。周镐加入共产党后,提出策反工作可以先从时任暂编第25师师长的孙良诚入手。1947年10月,周镐受蒋介石指派调查孙良诚与李济深“勾结”情况,借此机会,他向孙良诚指出了“起义投共”的出路。不承想,孙良诚在举棋不定之时升任为107军军长,便放弃了起义,周镐义愤填膺地在日记中写道:“醉生梦死的孙良诚,光明大道不走,必作走狗到底真可惜了”“今日升官发财,殊不知加官进爵即送进坟墓之时”。

1948年4月,周镐离开南京,到宿迁继续做孙良诚的策反工作,10月,周镐再次写信“致孙少云先生函一件,促其弃暗投明”,11月,孙良诚率部撤退至睢宁城西时被解放军包围,周镐受命继续争取孙良诚起义,这是整个淮海战役计划中重要的一步棋。他“飞跑赶到小五集两邢围”“修书进去”,又不顾危险穿过枪林弹雨,进入孙良诚的指挥部与他面谈,“在出哨线下险遭不测……也受机枪射击”。经过多番努力,周镐成功策动孙良诚部5800人投诚,接收许多武器与电讯器材,打开了战略要地徐州的东南门口,为解放军进军徐州、侧面打击邱清泉兵团创造了良好条件。

数月以来,周镐不分昼夜奔波于宿迁、睢宁、沭阳等地,冒着生命危险投入策反工作,正如他在日记中立下的誓言“生命仅一线之安,此后余生,当誓为党国人民尽忠,拼命消灭蒋贼政权。余生有幸,必达此目的也”。

“以十二万分的革命高潮奔向革命的目的”。1948年11月19日,周镐又受命策反刘汝明。刘汝明时任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第四绥靖区司令官、第八兵团司令官,其部驻扎在安徽蚌埠,如能成功策动刘汝明起义,影响重大。第二天,他率华东局六工委有关人员星夜兼程赶赴淮南,此时的淮南风雪交加,他在日记中记录“雪子打在脸上像针刺一样的痛,北风吹上身,像凉风淋漓的冰雪刺骨”,他的“耳脚都冻伤了”,但心中的信念坚不可摧,“这样的艰难仍不可阻止我的活动”。周镐等人抵达安徽境内后,先是与刘汝明书信往来,12月22日,在得到刘汝明的回信佯作同意起义后,周镐冒雪夜行“中途摸黑夜四十余里,又大雨如注”,向上级汇报。12月31日夜晚,周镐在风雪中度过了元旦佳节,“新年这样然了,人民这样的贡献,应如何的努力完成使命,早日统一和平,使人民安如磐石”,夜以继日的严寒中,周镐内心牵挂的始终是实现最终的和平,让百姓得以安稳地生活。

为了不“失掉千载一时的机会”,周镐轻信了刘汝明的“投诚”,主动请缨,于1949年1月5日冒险潜入敌区,但惨遭出卖,随即被押解至南京,这本日记也就终止在了他动身的前一天。1949年1月21日,周镐被蒋介石亲自下令处以枪决。临刑之时,周镐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鲜血、牺牲都不会令他胆怯,他抱着“以十二万分的革命高潮奔向革命的目的,尚需艰苦努力”的信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周镐一生不改“九死余生,以尽力为革命而奋斗”的诺言,日记里细腻真诚的字字句句,正是这位谍战英雄用生命书写下的报国赤诚。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