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如何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采取何种方略应对外部环境骤变?如何向全球讲述中国战略?中国国际战略如何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些都是亟须回答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中,“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内在的价值追求,“走和平发展道路”明确了中国如何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还有九项本质要求,其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两项本质要求,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范围所努力实现的目标和所要作出的贡献。因此,“五大特色”中的“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九项本质要求”中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可以视为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核心表达,“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是其思想指向。
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分析,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一是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国际情怀。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在积极回应世界人民的普遍关切,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中国国际战略思想致力于通过共同应对挑战、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发展繁荣,将各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二是立足当下、引领未来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体现中国智慧、引领时代发展的新论断、新理念、新主张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旗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对话协商实现持久和平、以共建共享实现普遍安全、以合作共赢实现共同繁荣、以交流互鉴实现开放包容、以绿色低碳实现清洁美丽的实施方略,充分彰显了中国国际战略的历史延续和与时俱进。
三是利益共享、文化共融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突出强调合作共赢理念下的利益共创共享,这是中国国际战略号召力、凝聚力、生命力之所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继承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引发国际社会热议,但要增强对全球的感召力和塑造力,需要各界研究全面系统构建、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处理好“讲道理”与“讲故事”的关系;进一步挖掘和凝练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以适应当下和未来的国际传播环境。
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要在政府层面加强全球传播,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理解和认同。要积极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挖掘传播现代化进程的生动故事,从草根阶层入手推动对外传播,形成资源共享、立体化传播、多位一体的对外传播模式。积极帮助非政府组织、跨国企业、慈善组织更好地与国际对接,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用于促进非政府层面的全球治理,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积极发挥中国参与或主导的各类国际组织、学术机构以及海外华人等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作者为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