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观点撷英
2020-04-15 15:09:00  来源:新华日报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而某种意义上,公共卫生体系就像一套免疫系统,承担风险预警、危机应对等多重功能。好的公卫体系,在日常状态下应当稳定高效运转,充当“健康城市”的监测者、守护者;而在出现突发应急事件和重大疫情的“战时”,则能够迅速调动兵力、排兵布阵,或防御或出击,力求决战决胜。而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战结合”首先考验的又是平时的底子。换言之,日常的体系建设和技术准备越充分,到了“战时”的表现,更能做到游刃有余。

——解放日报《做强超大城市的“免疫系统”》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面临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做临床医生,没有处方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不愿实习,医院不愿带教。因为待遇、职业发展等问题,公卫毕业生从事公共卫生及相关工作的意愿不高。针对这一现状,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应当是多层次的。既要培养可以在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日常工作的技术性人才,也要培养层次较高的、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技术型、研究型人才,同时还要培养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复合型人才。

——浙江日报《让城市多一分“韧性”》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