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大力加强网络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2022-05-24 09:43: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刘 伟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传播能力建设,着力讲好江苏故事,不断提升江苏在国际国内的显示度、美誉度”。我们大力加强网络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江苏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营造有利网络舆论环境,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贡献江苏力量。

更加突出话语创新,积极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江苏实践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善于创新叙事话语,以中外共通的情感和共同的利益关切作为切入点,构建海外网民看得懂、听得进的话语叙事体系,积极守正创新,对外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江苏实践故事,更好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模样。围绕对外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重要讲话精神,“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推出《在中国,看Frank打开长三角“盲盒”》系列融媒体报道,通过生活在中国的英国媒体人Frank的视角,以“开盲盒”这一全球年轻人喜爱的载体,真实展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和中国蓬勃发展现状,受到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和社交媒体转载,并荣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我国首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盐城黄海湿地,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中国江苏网据此策划推出“E路守鹤——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媒行动。要不断挖掘类似“富矿”,用好江苏故事的丰厚素材,打造更多引发海外受众情感共鸣的网络国际传播精品。

更加突出以文化人,推动江苏优秀文化大步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非遗、世遗、文物、艺术、美食、戏剧、民间工艺等历史文化资源,聚焦大运河文化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重点工程,发挥南京“世界文学之都”、扬州淮安“世界美食之都”等品牌作用,深入挖掘展示江苏文化中所蕴藏中华文明深厚底蕴,赋予全球化、时代化表达,强化可视化、互动化传播,使内容更对口味、更加解渴,让中华文化在世界面前“活起来”“热起来”。支持我省商界、学界、媒体、智库、文艺团体等在对外交流中强化网络传播意识,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今年支持荔枝网筹划制作“青春守艺人”网络国际传播项目,紧扣“非遗”和“青春传承”主线,推出双语版微纪录片、互动H5等产品,在海外社交平台展现我国非遗文化魅力以及年轻一代的创新创意。鼓励现代快报网承担的“江苏文脉传播”项目向网络国际传播方向扩容增能,让更多“国风”“国潮”成为世界风尚。

更加突出精准传播,不断扩大知江苏爱江苏“朋友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聚焦与我省经贸文化交往密切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我省众多国际友城,办好“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等活动,不断刷新外国网民对江苏的好感。发挥江苏拥有众多“走出去”企业以及与海外华人华侨、友好社团联系密切的优势,依托境内外合作园区,精心设置主题和提高互动性,加大信息发布量、提高活跃度、强化对重点国家地区人群的网络传播。2020年,生活在南京的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了“南京抗疫现场”10分钟纪录短片,真实呈现了疫情防控下南京人的生活与工作日常,一经发布迅速登上日本雅虎首页,众多日本网民在社交媒体上转发,随后又被翻译成中文字幕,微博播放量突破千万,获评当年度江苏“十佳自媒体作品”。要与更多“竹内亮”们密切联系交往,通过他们向国际社会传播更多江苏美好日常。要加强与港澳联系,把“Z世代”作为重要传播对象,支持扬子晚报网“少年志·中国心·向未来”、我苏网“你好!我来自1997”等融媒体行动,在苏港澳青少年中深植爱国的种子。

更加突出技术赋能,推动江苏发展好声音成为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技术创新,在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上做文章,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正面宣传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用户黏性不断增强”。要加大外语短视频、海报、漫画、微纪录片、慢直播等可视化产品生产力度,积极应用先进数字化技术,提高传播表现力、感染力。要善于在平台社会语境中对国际传播战略与路径选择进行再认识再思考,通过互联网平台把讲述中国故事、江苏故事纳入到全球公共话语和平台公共领域的对话,强化在海外社交平台传播的力量,强化对海外用户行为与偏好的分析,强化受众连接和互动,进一步增强我们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我国自有头部平台拥有庞大的海外用户基数,要注重通过“Tik Tok”“We Chat”等积极设置国际传播话题,圈粉聚势,让正能量收获大流量。同时,要着力提高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旗帜鲜明开展网上斗争,坚决抵御网上渗透破坏行为,为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

更加突出效能建设,做精做强网络国际传播江苏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以“江苏网信领军人才”计划为牵引,推进我省网络国际传播队伍建设。加强统筹谋划,鼓励社会参与,指导重点媒体、企业、组织、人群等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网络国际传播矩阵。鼓励网民发挥个人爱好特长,开展更具平民化视角、趣味性的讲述。强化智库支撑,加强与知名高校和中央网络媒体的联动,建设江苏网络国际传播智库。办好我省紫金网络传播创新峰会,搭建网络国际传播交流研讨高层次平台。(作者为省委网信办副主任)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