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双碳”目标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11-01 10:00: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笪颖 印丹

10月23日,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主办的“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宁举行。省内外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师生等百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会议。

该研讨会作为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与机构主办的“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术研讨会分论坛之一,特邀省内多家重点智库负责人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创新”“数字经济”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

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地理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姜彤主持会议,并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他表示,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鉴于低碳路径下所要实现的净零排放目标,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交通大省,应尽早尽快落实低碳战略。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要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强化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加强“无废城市”建设;要推进交通运输协同增效,发展城市绿色配送体系,探索开展中重型电动、燃料电池货车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乔均以《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发展评述》为题,对数字经济内涵、数字经济衡量标准、数字贸易发展现状等作了详细阐释。他表示,标准化工作对数字贸易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的作用。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数字贸易相关的标准体系正在各领域快速研制,很多工作仍处在探索阶段,可重点从“以高速移动的网络建设加强数字社会的基础性建设”“以产业发展和平台建设来推动数字化和数字贸易的普及和应用”“以数字政府建设带动数字运用能力”“以数据和网络安全建设保障数字社会发展”这四个方面加强研究。

对生态宜居环境的追求,是低碳绿色发展内生动力。讨论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理事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陈雯从新发展格局区域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等多维度解读了绿色创新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关系。她认为,绿色发展动力核心在于技术,技术以及技术人才应该取代资源、资本成为绿色振兴决定性因素,区域发展才具有较大可持续性和发展韧性。绿色创新,既让绿水青山永续,也保障了人民的可持续生计,更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基于对2013—2020年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逾10万多条数据以及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实践案例的研究分析,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徐宁提出,对标“双碳”目标,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长三角产业创新发展要从偏重于规模大、产值高的制造业转向注重高端制造和先进生产性服务的协同发展;从“招商引资”转向“招才引技”;从“硬条件”建设转向“软环境”营造;构建长三角产业的“点—线—面”立体式协同创新格局;长三角各级政府要以一体化意识相互开放、破除壁垒;通过“有效市场”机制来解决同质化竞争问题;在长三角区域复制和推广长三角各地成熟、有效的产业创新平台经验。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聚力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聚焦制造业这一具体领域的绿色转型,江北新区(自贸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江苏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江苏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丁宏建议,一要强化顶层设计,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推进“制造强省”战略,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方式;二要加快实施“双碳引领性产业政策”,实施制造业碳达峰示范工程,打造形成绿色低碳制造业体系;三要聚焦各脱碳薄弱环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抢占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制高点;四要提升产业载体能级,打造绿色低碳园区,优化制造业碳达峰的空间布局。

会议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三峰提出,对企业而言,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会随着企业所属行业有所变化;企业在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时,可通过组织创新、员工技能结构升级等来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