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加快以创新为核心的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2022-11-29 09:49: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夏 丹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牢牢把握新的历史机遇,识变、应变、求变,把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结合,加快以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为高水平人才提供施展身手的用武之地和广阔舞台,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打通“绿色通道”。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新发展阶段,高校要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眼国家人才战略,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主动适应世界科技变革、社会发展潮流、人的现代化需要,筑牢人才“主阵地”,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广泛凝聚人才第一资源,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

聚焦战略人才力量,提升人才队伍引领力。人才短板,“短”在人才;“卡脖子”,“卡”在人才。高校要把培育战略人才力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高端引领、精准开发,形成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雁阵格局,大力培育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流创新团队,加快建设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努力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

聚焦优秀青年人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力。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源头活水。高校要主动汇聚人才,优化学科布局,发挥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以学科融合培养研究型人才、以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加快形成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聚焦高端人才平台,增强人才发展驱动力。充分发挥高校重大科研平台优势,以重大科技攻关吸引人才,在高水平教学科研中培养人才。探索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开辟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管理自主权充分赋予的“人才特区”,发挥战略科学家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更多高层次人才。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发力突破,以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系统化布局和实体化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动高水平创新人才体系化建设,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切实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从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转变。探索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的教学科研组织模式,组建“大师+团队”“基础+应用”“教学+科研”等高水平一体化师资团队,以推进教学与科研、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双联动为目标,创新校内外“双聘”机制,畅通学术资源流动,产出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产业转型的标志性成果。

从资源驱动向战略导向转变。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产品的“卡脖子”问题,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树立新时代大人才观,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坚,建强一流学科队伍,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强化人才制度建设和服务保障,切实提升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贡献度。

从学科造峰向生态创新转变。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加强顶层设计,凝练科学目标,汇聚优势力量,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跨区域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协同育人质量。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形成鼓励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一线教师平心静气做学问、专心致志育人才的创新生态。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加强基础研究和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责无旁贷,要主动对接科技创新主战场,培育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科研攻关团队,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作贡献,为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增动能。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坚持四个面向,以问题导向为牵引,聚焦学科前沿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瞄准产业“卡脖子”难题,探索“揭榜挂帅”等组织形式,建构科研协同攻关体系,建立健全跨学科交叉研究机制,构筑“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开发—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创新链,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深化产才融合发展。强化企业在产学研用融合中的主体地位,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前端创新供给和终端市场需求直接互动,促进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优化产出质量,深化产权激励,探索赋权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的新模式,开拓出一条集聚资源、协同创新、引领发展、服务地方的融合发展之路。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打造创业型师资队伍,畅通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渠道。深化校地协同,试点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人才“双聘”机制,实现人才“双落户”。与地方政府结对共建科研平台,搭建产业孵化平台,培育特色科技产业,鼓励人才参与企业创新实践,引导人才瞄准行业急需,解决现实问题,让人才从象牙塔走向创业场。(作者为南京工业大学高级工程师)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