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培育创新文化,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2-11-08 10:15: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罗 玲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进行整体谋划。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创新文化是滋养创新精神、强化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的根基和土壤。高校创新文化是在培养创新人才和进行各类创新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体系、文化积淀,不仅表现为价值理想等精神文化,还表现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创新人才培养产生深刻、持久、全面的影响。

以创新的精神文化滋养创新品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培育创新文化,首先要树立与创新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立。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对创新人才培养影响最大、最深刻。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劲筋骨”支撑民族复兴伟业,是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高校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结合学校历史传统和发展战略,把创新精神有机融入大学精神,将创新观念内化为师生自觉行动,充分认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要把握时代脉搏、紧扣学生需求,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禀赋,打造有思想、有内涵的特色活动,让学生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奋斗之志,将科技发展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创新文化之中。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营造“教师爱教、学生乐学”的优良教风学风,以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群体氛围滋养创新品格。

以创新的制度文化强化创新动力。创新活动不仅是个人的技术行为,更表现为创新群体的社会活动。制度具有全局性、稳定性的特点,既体现在正向发力激励和引导创新,也体现在刚性约束支持和保障创新。创新的制度文化是创新活动的社会环境与外在动力,是高校创新文化得以形成的关键性因素。要坚持以激励和支持创新为导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以良好的制度凝聚人、激励人、规范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要持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理念升级、教学方式创新,深化科教融合、产教协同,引导学生敏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在前沿性、基础性方向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努力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要建立健全科研诚信治理机制,引导学生坚持学术标准、发扬学术民主,力戒浮躁、安心致研,营造风清气正的创新环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标准,发挥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突出教师教学实绩和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能力的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创新的环境文化激发创新活力。教育是通过环境来发生和实现的,创新的环境文化对激发创新活力具有春风化雨般的独特作用。高校环境文化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平台载体、硬件设施,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要素和必要条件;优美的校园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等人文环境是创新创造的灵感源泉,是师生可知可感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现。要因地制宜营造浓厚的创新环境文化,综合运用图片、文字、视频、雕塑等形式,讲好创新故事,弘扬创新精神,激励学生潜心研究、团结协作、勇攀高峰。要大力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发挥好老一辈科学家和新时代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榜样引领作用,培养一批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的青年科技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知识创新贡献。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