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交通“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全新定位,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充分发挥交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作用,大力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着力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战略部署。交通运输是稳投资、稳增长的“压舱石”,是落实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先导,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我们将深入落实党代会部署要求,奋力跑出交通强省建设加速度,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中当好开路先锋。
坚持交通先行,努力为全国交通运输现代化作贡献。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将以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作为交通强省建设的实践路径,科学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苏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省,苏南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交通运输现代化,全省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交通运输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重点在一体化、高质量和创新发展上先行引领:建设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率先探索交通运输跨方式、跨领域、跨区域、跨产业统筹融合发展的路径与举措。充分展现江苏五种运输方式齐全的优势和水运资源禀赋特色,在打造轨道上的江苏、水运江苏,推进通道复合化、网络一体化、枢纽国际化、服务均等化、治理协同化等方面争做示范。建设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统筹存量与增量、传统与新型、速度与效益、投入与产出、资源与环境等,围绕人的出行现代化和货的流动现代化,在推动运输服务普惠均等、实现“出行即服务”、降低物流成本、绿色低碳等方面争做示范。建设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引领区。加速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在推进交通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推动交通行业科技创新等方面争做示范。
强化支撑引领,高效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选取优势特色领域和部分重点行业率先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努力以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重点建设12项标志性工程:打造沿江城市群轨道交通多网融合工程,形成铁路越线运营、站城综合开发、地方铁路自主组网运营等方面经验,为以铁路为骨架支撑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城市群都市圈地区提供示范;打造沿海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工程,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力的海港集群,为沿海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提供示范;打造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发展工程,为内河水运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示范;打造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为国际枢纽机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铁路枢纽协同增效发展提供示范;打造城乡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工程,为交通支撑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示范;打造运输结构调整工程,为运输结构调整纵深可持续推进提供示范。围绕交通运输转型创新发展,我们还将打造智慧公路、智慧出行、品质交通、平安交通、绿色低碳交通、信用交通等标志性工程。
提升发展质效,奋力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转型。“十四五”发展期,是交通强省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关键阶段。我们将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综合运输服务、交通科技创新、绿色安全发展、行业治理转型发展,努力提升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质效。推动基础设施向强枢纽、强通道、强网络转型。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快联快通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将强化双向开放枢纽功能,推动宁镇扬、苏锡常通泰盐、连徐淮宿三大枢纽板块建设,建设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苏州—无锡—南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连云港—淮安—徐州综合性物流枢纽,支撑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增强“七纵六横”综合运输通道能级,支撑“六轴七廊八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和省域一体化发展。提升综合交通网络效能。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和广泛的基础网“三张交通网”。推动客货运输向高效率、低成本、促联运转型。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发展要求,我们将加快建设便捷顺畅、人享其行的出行服务体系,实现不用私家车也可便捷出行。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发展空铁、空巴联程联运,推动地铁、高铁、航空安检互认,努力实现旅客零换乘。提升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水平,打造全域公交新格局。建设高效可靠、物畅其流的货运物流服务体系,打造 “物流价格洼地”,构筑“物流服务高地”。深入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依托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和徐州国际陆港,打造东部沿海地区通达中西部的快捷陆海联运通道。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效能,打造长江通达内陆地区的高效铁水联运通道。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优化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镇、村两级农村物流服务站点覆盖率超过98%,主要品牌快递服务行政村直投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科技信息向促创新、促产业、赋功能转型。加快新型交通基础设施落地成网。推动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船闸、智慧机场、智慧车站建设。开展城市级出行即服务(MaaS)试点,推动交通移动支付应用场景100%覆盖。率先形成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应用示范,打造世界领先的智能交通产业集群。推动交通发展向低排放、促生态、促安全转型。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绿色出行城市创建行动,实现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和散改集。实施公路事故多发路段综合治理、普通国省道精细化提升和农村公路安防等工程,道路运输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0%以上。推动行业治理向促改革、重信用、依法治转型。深化信用交通省建设,打造“信用交通省”“信用交通城市”品牌,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全覆盖。完善综合交通法规制度体系,打造具有江苏特色、行业亮点的综合执法改革品牌。塑造江苏交通文化品牌。践行新时代交通精神,增强行业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