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谱写中国青年运动主旋律的江苏篇章
2022-06-21 09:24: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魏珍吉

青年是国之未来、国之命脉、国之栋梁。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是一部由青年引领的历史。从旧民主主义革命中感时忧国的“开眼看世界”,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还我青岛”的时代强音;从社会主义建设中“青年突击队”的敢为人先,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振兴中华,从我做起”的豪迈宣言,青年始终立时代前列、为时代前锋、引时代前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书写一曲壮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热切召唤,中国青年始终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及其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青团周围,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年少未敢忘忧国,创青春之中国。作为中国最早建立共青团组织的省份,江苏有着光荣的青年运动传统,不仅在旅法勤工俭学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运动、五二〇运动等事件中表现踊跃,并且涌现出金家凤、张太雷、恽代英、李富春、秦邦宪、蒋南翔、许亚等杰出的青年运动领袖。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也是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之年,站在特殊的历史节点,江苏的青年运动当在把握和践行中国青年运动时代主题的同时,立足江苏、心系全国、面向未来,谱写中国青年运动主旋律的江苏篇章。

厚植沃土,固本培基,在理想信念涵育中代表广大青年。作为早期共青团组织先行试验的省份之一,江苏是青年成长的沃土、青年运动的热土、青年立足的厚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四种精神”,即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不仅深刻地融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中,还在其中彰显着青春之担当、青春之牺牲、青春之热血、青春之信仰。青年不仅是“四种精神”生成过程中时代使命的坚强担当者,还是“四种精神”发展过程中时代召唤的积极响应者。江苏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丰富而广泛的青年实践,为当代江苏青年的担当率先垂范、巩固力量、建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将理想信念作为精神之“钙”。江苏青年当以“四种精神”为富矿,在对于“四种精神”的学习中内化革命历史,在对于“四种精神”的思考中提升理论素养,在对于“四种精神”的思考中升华精神境界,在对于“四种精神”的把握中树立远大理想,将历史的景深化为现实的纵深,将历史的伟力化为当下的定力,将历史的领悟化为未来的启悟,树立从历史看未来,从江苏看世界的“大历史观”,不忘初心,固本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节点引领青年思想,代表青年心声。

引领正气,知行合一,在价值意义养成中赢得广大青年。江苏位于江南文化和运河文化交汇的中心地带,思想活跃、文化繁荣。南北东西之间,各方思想交融碰撞,既促进了江苏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使得江苏形成了敢于争鸣、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思想氛围。江苏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早的省份,青年则成为新思想、新理论、新意识的接受基础与中坚力量。许多青年在上下求索的广泛比较之间走近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接受过程之中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骨干力量,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坚定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面对风雨如晦的现实,金家凤等江苏青年先驱创造性地开办外国语学社,为革命启蒙民众、培育人才;面对国民党右派的倒行逆施,张太雷等江苏青年先驱以《民国日报》《人民周刊》为阵地,对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予以坚定地回击;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恽代英等江苏青年先驱针锋相对,开展斗争,以鲜血诠释了对于真理的忠诚。马克思主义铸就了江苏青年的“火眼金睛”,成就了江苏青年的“三头六臂”,更练就了江苏青年的“钢筋铁骨”。新时代,江苏青年当接过前辈们的思想火炬,在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中保持思想定力,在舆论场域的此消彼长中涵养思辨能力,在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中培养斗争魄力,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勇于亮剑、敢于发声,传承江苏青年运动的光荣精神,唱响当代青年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正气歌”。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强富美高”建设中依靠广大青年。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是中国文化社会发展的“高光地带”。从苏南模式中涵育的“四千四万”精神,到生动实践中生发的“两个率先”意识,江苏始终凝聚着敢为人先的青年干劲,保持着昂扬向上的青年精神。在2014年考察江苏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精准把脉,为江苏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蓝图。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强富美高”的号令召唤着青年投身躬行,将美好的蓝图化为动人的画卷。行进在新时代的金光大道,《青年发展规划》指引青年成长、“青年学习社”激荡青年理想、“磐石工程”夯实青年力量、“青春共享计划”凝聚青年方向。在太湖畔、在黄海岸、在长江边、在铁军曾浴血奋战过的热土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江苏青年正集结在团旗下,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将青春之歌写在江苏大地,奋力为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强富美高”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们尽可以张开眼睛,用自己的判断力以决定自己的前途。”近百年前,江苏青年运动的先驱恽代英曾作如是希望。百年后,在他曾付出毕生心血缔造的中国共青团成立百年之际,江苏的青年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光荣使命,坚定地共鸣在中国青年运动的主旋律上。在建团100周年的历史节点,江苏青年们必将传承光荣的火炬、投身壮丽的事业,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谱写中国青年运动主旋律的江苏篇章。

(作者为江南大学团委书记)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