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地方文化深度融入高校人文教育的扬州探索
2022-09-21 09:52: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杨青

地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扬州南濒长江,北负淮河,中贯京杭大运河,长江和运河在此交汇。其“成为一块地,已有一万多年;成为人居处,已有七千多年;成为扬州名,大约四千多年;成为一座城,已经2500多年”,如此便造就了扬州始于春秋、兴于汉、繁于唐、鼎盛于清、强盛于今的地方文化资源雄厚、底蕴深厚、特色丰厚的城市特质。扬州本土高校的人文教育、思政教育可从立德、知识、能力、情感几个维度系统梳理和精心提炼本土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科学遴选合适的经典作品,将其融入新时代高校教育课程中,以期在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地方城市的情感认同,履行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职责。

古城文化为本土高校人文教育增魅力。城市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鲜明标志。古城文化是城市品位提升最重要的核心因素。18.25平方公里扬州古城,内含明清古城,东关、南河下、仁丰里和湾子街等4个历史文化街区,总面积达5.09平方公里。汉代的扬州为东南重镇,唐代的扬州为全国第一大商业城市,清代的扬州为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历史的繁盛铸就了扬州文化兼济天下的气概和恢弘壮阔的气度。把扬州古城文化融入高校人文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刻认知扬州古城风貌,了解悠久历史,保存城市记忆,领会城市精神,并从中深刻感悟到扬州的城市发展史与国家历史的紧密相连、兴衰与共。

运河文化为本土高校人文教育添活力。扬州是大运河的“长子”,也是“大运河第一城”。两千多年来,生生不息的运河水推动了扬州城的几度兴盛,滋养了坚韧厚重、精致秀美、兼容并蓄的扬州文化。扬州牵头联合申遗,成功推动了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扬州沿河遍布16个世界遗产点。大运河不仅促进了扬州经济的发展,也创造了科学、艺术、教育、习俗、遗迹遗物等多姿多彩的运河文化。把运河文化融入高校人文教育,有助于厚植大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如加之以“文化+创意”的理念引导,还将有助于激活其内在的创新力、创造力,产生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情感共鸣,自觉为推动大运河成为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贡献个人力量。

工艺文化为本土高校人文教育强动力。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是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扬州工艺名扬天下,迄今荣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项。其中,扬州“三把刀”、剪纸、扬派盆景、古琴艺术、扬州民歌、傩舞、扬剧、扬州清曲、扬州弹词、扬州评话、雕版印刷、扬州园林、扬州炒饭制作技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等文化瑰宝,浓墨重彩地记述着扬州文化的辉煌。扬州本土高校人文教育理应着力挖掘“扬州工”和“扬州工”精神内涵背后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现实生活化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教育,帮助学生在提升审美品位的同时,全过程感受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为未来的职业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名人文化为本土高校人文教育展魅力。从古到今,扬州高度繁荣的经济、璀璨发达的文化,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文化资源。扬州文化的特质得益于历代名人名家的影响。西汉江都相董仲舒首倡“独尊儒术”,为主导中国千年的统治思想奠定了基调;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压全唐”;谢安、欧阳修、苏轼、王士祯等文章太守百世流芳。还有鉴真大师的坚韧不拔,阮元、焦循、汪中、王念孙、王引之等扬州学派的通博精专,“扬州八怪”的创新探索,李涵秋、朱自清、汪曾祺等文学大家的艺术风骨,均营造出扬州崇尚文化、注重教育的城市氛围,串联出一幅独具特色的扬州历史画卷。无疑,扬州众多的古今名人,丰富的文化精品,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扬州本土高校的人文教育增添了浓重的地方韵味。而这些也是未来能够吸引广大学子深爱扬州、行走扬州、扎根扬州、创业扬州的城市魅力。

红色文化为本土高校人文教育显效力。扬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曾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古有“双忠”的李庭芝、姜才和忠贞不二的史可法,近现代有15000多名牺牲在扬州的革命英烈。目前扬州全市共有革命遗址145处,首批红色教育基地15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0多个。这些基地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记忆,更是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扬州本土高校在人文教育中,应充分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正确且鲜活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之成为红色基因的“播种机”、红色精神的“发动机”、红色传统的“加油站”和红色文化的“孵化器”,这是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