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朱棣的用兵韬略
2019-04-10 17:30:00  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赵映林

  对于领导决策者来说,经常同时承担多项任务,这时就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理好工作顺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明初,燕王朱棣北平(今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就在于他把艰难的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小任务,然后按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实施。 

  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改元建文。建文帝朱允炆力行削藩,然而,由于削藩严重损害藩王利益,建文元年(1399年)7月,燕王朱棣于北平起兵“靖难”,争夺皇位。战争期间,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讨伐军最高统帅,率军50万征讨燕王。当时,燕王朱棣的形势并不乐观。他只占有北平以及周围的地区,军队的数量、占领的土地等远远少于建文帝,且面临着来自辽东、南方等几个方向的军事夹击。9月1日,朱棣得到永平(今河北卢龙)守将郭亮报告,江阴侯吴高带辽东兵来攻。永平离北平也就400余里。10天后,朱棣又接报,李景隆军已到达河间,距北平350里。辽东兵能征善战,倘若永平失陷,辽东兵直扑北平,南边李景隆同时北进,势必形成两面夹击,北平的形势就很危急了。为此,朱棣果断决定,先援救永平,李景隆一定会乘势进兵攻击北平,只要北平守住,待歼灭辽东兵之后,回师夹击李景隆,就能变被动为主动。他对将领们分析说:我在此,李景隆必不敢先至。我今往援永平,引他前来攻城。城内守军只需将李景隆吸引在城下,我再回师击之,坚城在前,大军在后,定能擒住李景隆。朱棣还进一步分析道:城中之兵,以战则不足,而守则有余。我救永平,目的就是要引李景隆来攻。辽东兵吴高,听到我来救永平,一定会后退。这样,我就可一举解围永平而破李景隆。确定之后,朱棣嘱世子朱高炽守北平,只须坚守不可轻易出战。 

  9月19日(公历10月18日),朱棣率兵驰援永平,吴高自知不敌,尽弃辎重,仓皇退据山海关方向。吴高不战而退,被朝廷革职,发配广西。朱棣解除永平之围,马不停蹄,即刻北上大宁(今内蒙宁城西),成功收服宁王朱权(朱元璋17子)的部队10多万人,壮大了实力。取得大宁军后,朱棣一路攻关略地,扑向围攻北平的李景隆。 

  李景隆在朱棣率兵救援永平,取大宁时,便率大军向北平进发,沿途将曾被燕军攻下的如雄县、涿州逐一收复。朱棣当时攻下这些地方后,为了不分散兵力,都没有派兵驻防。所以,李景隆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顺利抵达北平。经过卢沟桥时,见这里无兵把守,还得意洋洋地对部众说:不守此地,我知其(指燕王)无能矣。其实,这是朱棣故意向敌示弱,引诱李景隆进攻北平,使其久攻疲师,最后歼之。过卢沟桥后,李景隆将大本营安扎在郑村坝,派大军猛攻北平,又派一军攻通州,以阻遏燕军从东边对北平的回援。然而,攻打北平的各支部队遭到了北平守军的顽强抵抗。战斗进入胶着状态。此时的北方已是天寒地冻。朱棣冒雪率大军从大宁回救北平,率领得胜之师向李景隆大本营奔去,将李景隆大军击溃,奠定了最终彻底打败建文帝的基础。 

  在这次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朱棣援永宁,袭大宁,大败李景隆,北平保卫战胜利结束。此战役的特点是:在敌强我弱、多面受敌的不利形势下,朱棣准确判断出事情的轻重缓急,变被动为主动,集中主力、先易后难,在运动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逐渐改变敌强我弱态势,最终转危为安,取得胜利。 

  (作者单位:江苏省工运研究所)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