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以精细化管理促进停车便利化
2019-12-09 16:25:00  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李 铭

  近年来江苏省机动车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民用汽车近十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8%,停车难问题逐步凸显,给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2017年10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城市治理与服务十项行动方案》,将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作为“十项行动”主要任务。2018年4月,江苏省住建厅牵头出台《关于推进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的意见》,提出通过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建管并重、积极创新,逐步实现停车便利化工作目标。各地积极行动,采取了包括编制停车规划、出台停车管理办法、制定差别化停车收费标准、治理路内违章停车等办法,缓解停车难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各地的推进情况看,当前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多数城市各部门未能形成合力,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停车治理缺少系统化思维,工作推进失衡;停车普查数据失准,措施有效性不足;停车设施落地困难,建设推进举步维艰;停车严格管理不足,停车改善手段失效。根据江苏省停车便利化工程实施意见,到2020年,实现停车专项规划全面实施、停车设施持续增加、停车管理服务不断完善的总体目标。为更好实现这一目标,促进城市停车便利化工程可持续发展,近期应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抓住核心问题,稳步推进

  建立停车治理协调机制、完善城市停车相关政策标准、严管路内停车是停车便利化工作推进的前提,否则,停车治理工作将难以取得成效和实现可持续。

  一是建立协调机制,多部门联动推进。停车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上位领导机制和多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共同推进相关工作。江苏停车便利化工作在省级层面,省政府总体统筹协调,将停车便利化工作纳入城市治理与服务“十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建立了以住建厅牵头,公安厅、发改委、交通厅、人防办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成立专家组加强监督考核。到市级层面,牵涉的部门更多,协调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也更大。因此,必须政府领导牵头建立协调机制,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公安、住建、城市管理、发改(物价)、人防、质监、区县、街道等主体共同参与,才能有效推动工作实施。

  二是完善政策标准,实施停车规范化管理。停车治理是一项精细化工作,必须按照相关的规范或标准推进。应重点制定和完善地方停车配建标准、路内停车设置标准、停车收费标准、停车设施建设引导政策、智慧停车建设标准等五个地方停车相关政策标准,在此基础上逐步制定包括停车管理服务标准、停车泊位编号登记标准、停车共享实施政策等,逐步实现停车规范化管理。政策标准的制定应当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以停车配建标准为例,最终的成果不仅是一张停车配建表格,而是要在不同的情形下考虑停车设施配多少、如何配、在哪配、多配或少配的相应办法、配建和后期管理问题等,并在配建标准里进行详细规定,才能尽量避免新建地块出现新的停车问题。

  三是严管路内停车,按规有序停车。停车治理是一项社会共治的工作,只有把公共空间停车优先治理好,才能促进其他停车方式的可持续。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停车管理等部门,编制路内停车设置规划;依据国家、省和地方路内停车设施规范、标准进行路内停车详细设计;严格控制路内停车设施设置规模,减少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干扰;结合路内停车使用情况、路外公共停车建设等定期对路内停车设置进行评估。加强路内停车的管理和执法,利用巡查和抓拍相结合的科技化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实施强制拖车和严格的罚款积分办法。

  做好精细化停车普查,增强工作有效性

  通过开展精细化停车普查,摸清停车位总量、停车供需空间分布,理清停车问题,包括停车供需总量及结构问题、停车供需空间不匹配问题、停车管理不善引起的停车秩序问题,从而准确判断各类停车设施缺口,为停车设施规划布局、配建指标修订、停车设施建设、停车管理、停车相关政策制定提供详实的数据基础。

  在停车普查工作中需要做到精细化划分调查单元、分类细化停车供应调查、精细化调查停车需求、弄清停车缺口内涵和缺口数量、考虑停车共享调查,只有做到以上五个方面,才能精细化了解停车供需情况。

  编好管用的停车规划,注重工作落实

  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停车系统规划和片区停车治理方案两个层次规划,逐步落实停车治理和改善。强调管用是指编制的规划应注重目标的传导和落实,通过编制两个层面停车规划,逐步落实停车治理方案,既不能一个停车系统规划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能规划做的都是空架子,难以落地。对停车系统规划,很多地方都做了,但大多最后就是落实几个路外公共停车场,内容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规划很难去指导后续停车系统治理。停车系统规划应当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指导下,明确城市停车发展的目标、策略,制定停车规划、建设、管理相关的体系框架,需要注重五个方面统筹:统筹机动车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关系、统筹城市不同片区停车发展策略、统筹各类停车设施关系和安排、统筹各个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统筹停车治理的推进工作内容和时序。对停车片区治理规划,主要是在系统规划指导下,针对城市不同片区以问题为导向细化落实各类停车设施治理方案,形成行动计划、项目库和实施路径。

  以问题为导向,分区整体推进停车改善

  强调问题导向就是要在近期重点突破矛盾最为突出区域的停车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城市重点区域包括老旧小区、商业中心、医院、学校等进行系统解剖分析,推进停车改善。

  强调整体推进就是停车改善不只是建停车场。通过调查片区交通运行,摸清停车设施供需关系,分析停车缺口,明确片区主要停车矛盾与问题,基于以供定需、动静协调的总体思路,提出路外公共停车设施新增或调整方案,规范路内停车设置,完善停车管理措施并进行工作分解落实,对改善后的交通运行和停车供需关系进行评估,保障片区停车综合改善方案落地。

  重视基础信息,实用化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

  在精细化停车普查基础上构建的停车信息平台是推进智慧停车建设的基础。停车信息不应仅仅包括泊位数量信息,而是要将泊位数量和分布、停车属性、附属用地属性、停车共享信息等结合,利用实时数据传输交互,将政府停车管理部门信息平台、停车场内部信息平台、第三方停车信息平台相衔接,整合各类停车场泊位的数据信息,建立统一的城市智能停车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停车信息,进行停车诱导,推进共享利用,实现无感收费等功能。

  未来,要充分重视停车基础信息的更新和维护工作。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地块新建和更新、停车设施建设,停车基础信息的更新也需要常态化。停车基础信息更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停车泊位编号系统,是未来尝试推进购车需有自备车位的重要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