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打造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改革品牌
2019-05-29 15:43:00  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杨冬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省级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关系到“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关系到社团组织的改革发展和科技服务的优化配置。2014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学会承接政府职能先行先试,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学会承接职能工作试点进行了详细部署。近年来,江苏省科协坚持以中央要求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改革决策部署,以“稳妥有序、常态推动、逐步深入”为基本原则,着力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规范流程,不断创新学会承能方式方法,先后推动98家省级学会承接37个职能部门的516个公共服务项目,逐步形成了一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承能工作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中国科协2016年召开的学会承接政府职能试点工作总结会上,江苏作为唯一代表作典型发言,承能工作经验做法向全国转发,初步实现了省委提出的将承能工作打造成改革品牌的要求。

  2015年,我省在中央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先行先试的阶段性工作实践,率先制定出台学会承能试点方案,明确重点承接“十项”职能项目;2016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江苏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对创新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机制、增加科技类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提出了明确要求;2017年,省委全会强调,“力争部分重点领域改革先行突破,走在全国前列”,强调科技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放管服”改革要有新成效,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要迈出新步伐,这三个重点领域的改革都或多或少地与学会承接职能工作相关联。

  认真落实改革部署。学会承能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强化全局性、系统性思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科协所属学会承能工作,将其作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契机、强化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重要途径。先后4次牵头组织召开承能工作座谈会,涉及转移职能的27家政府部门、承接职能的84家省级学会和13家设区市科协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省委分管领导均出席会议并讲话,为承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省科协承能工作领导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统筹规划,细化流程,明确承能任务落实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学会承能工作有序运行。

  健全承能责任机制。强化学会法人主体责任,明确学会理事会承担领导责任,项目负责人由学会秘书长以上负责同志担任,组建专业化工作团队,确保承能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推动学会健全运行机制、约束机制和公开机制,发挥学会监事会功能,承能项目必须签订学会、政府部门、科协组织“三方”责任书或项目合同委托书等。联合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成立专家组,及时评估承能工作服务效能,总结做法、查找问题、发现典型。联合省编办等部门研究制定《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项目实施规范》《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项目评估办法》,为学会常态长效开展承能提供了制度保障。

  注重上下协调联动。充分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全面宣传政策形势,促进学会承能意识逐步增强。省市县三级科协整体联动,坚持例会推进,强化沟通协调,组织阶段评估,全程融入学会承能工作,及时反映学会诉求,协调解决具体问题。逐一对接3A级以上省级学会,推动实现84家3A级以上学会承能全覆盖,其中省环科学会等17家综合示范学会实现“科技评估、人才评价、标准研制、科技奖励、决策咨询、教育培训”六大类别全覆盖。依据省级学会承能项目意向,主动协调对接相关部门,沟通商谈具体承接项目事宜,推动部门职能转移项目从少到多、从易到难,逐项延伸、逐步拓展。牢固树立承能工作“一盘棋”意识,指导推动全省391家市县级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项目1521项。

  从2014年率先开展试点,到2015年扩大试点,再到2017年、2018年的常态化推进,省科协所属学会以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职能转接为工作重点,以提升学会能力、服务创新发展为工作导向,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取得了较好进展和明显成效。

  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由财政、科技等综合职能部门以及相关专家组织评估,学会承能满意率达95%以上。省土木建筑学会以承接培训职能为契机,倒逼专家人才队伍和学会组织建设,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委员会高水平专家由2014年筹建时的110位发展到目前的351位,涵盖“勘察设计、土建施工、安装设备、应急安全”四个组28个专业,并全面承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及评估,受到省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一致认可。省预防医学会成功承接涉水产品卫生信用评价职能,全程实行“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责任、评价结果、评价运用”五公开,组织对全省65家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年度卫生信用评价,最终确定5家企业为年度卫生信用诚信企业,学会的公正性、信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省能源研究会结合实际编制发布省地方标准,严控“能源管理、能源计量、节能技改、科技创新”评估节点,从千余家企业中评出三星以上企业共411家,促进企业累计节能约280万吨标准煤能耗。学会评估实效引起国家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所属国家节能中心因此推出“中国能效之星”企业评价活动、国家工信部推出“能效之星”产品评价活动。

  社会组织发展活力进一步凸显。承能工作的生动实践,推动了省级学会的改革发展。围绕政社分设的要求,建立与承能相适应的独立法人治理结构,有力推进了学会秘书长职业化、秘书处实体化建设,68家省级学会已全面实现“两化”。完善承能工作监督约束机制,134家省级学会建立监事会。学会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依托提升计划平台,先后推广新技术4580余项、形成新专利1790余件,落地创业项目630余项,专利信息推广数量居全国首位。

  科技创新创业潜力进一步激发。学会承接公共服务职能的实践,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搭建了优良平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中,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等院士专家带队到各设区市进行评估,不仅促进了第三方评估工作的有力开展,同时也提升了科协及所属学会组织的引领力和凝聚力。省水利学会理事长主持召开理事会,牵头组建学会承能专家库,为承接职能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建言献策,合力建设科技创新智库,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建立透明规范的工作机制,承能工作逐步形成公平可信的社会效益、低成本高回报的经济效益等。激发了学会服务科技创新的活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助推政府职能部门从微观、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主体职责上,有效降低了政府运行成本,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边界越发清晰,关系越发顺畅。

  (作者单位:江苏省科协)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