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在扶贫一线“淬火成金”
2020-11-24 15:13:00  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王 倩

复旦大学毕业后,我考取了江苏省委名校优生选调生。根据宿迁市委组织部对选调生的统一安排,我在市直机关工作一年后,2019年到基层挂职。我深知,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能否做好这项工作也是考验和磨砺自身的一个“试金石”。我主动向领导申请,加入到脱贫攻坚队伍当中。基层工作敲醒了我,让我重新审视以前很多的“想当然”,也让我越来越了解困难群众的生活。

我所挂职的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共有15个村,其中2个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3个村是区定经济薄弱村。全镇有3000多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共10000多人。刚到镇政府,扶贫专干帮我梳理了工作清单,任务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艰巨。对于这项直面群众的工作,我内心多少有些忐忑。

刚上班的第二天,有位大娘一推开办公室的门就坐在地上哭诉。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我有点慌张。扶贫专干赶紧去扶她,她不肯起来,说必须见到镇长才行。

“您放心,只要诉求合理,我们一定帮您想办法。我们每天至少接待五六名农户,要是打马虎眼,我们早就被投诉啦。您反映的问题我们解决不了的肯定会跟领导汇报的。”扶贫专干对她耐心解释。

在听了大娘的诉求后,扶贫专干还给村里打电话了解她家的情况,然后带着我一起直奔她家。到了地方,映入眼帘的是一栋两层小楼,院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房间也宽敞明亮。听说镇里来人了,王大爷一瘸一拐地从屋里用脚拖板凳给我们,见状我们赶紧接下凳子。

“早知道不盖这房子了,现在欠了一屁股债,儿媳妇也没娶到,低保还被取消了。”他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

原来,上级民政部门2018年入村检查低保家庭情况时,发现他们家盖了楼房,不符合农村低保要求,故取消其资格。经与村干部核实情况了解到,王大爷的儿子十四岁时就得了血友病,只要有轻微创伤就会出血不止,一些用药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而他早就到了适婚年龄,一直没有对象。2018年,老人四处筹钱,想着盖个好房子就有姑娘愿意嫁过来。2019年,王大爷因中风丧失了劳动能力,大娘在照顾他的同时还得照顾两个上小学的女儿。家里靠儿子在镇上做收银员每月一千多元的收入和扶贫补贴生活,家庭经济状况确实困难。如果能重新申请上低保,他们生活就没这么难了,但因为家里有楼房,申请一直通不过。我们把情况反映给镇领导。在镇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与民政部门协商后,我们写了一份特殊情况低保申请书,请求民政部门再次入户核实王大爷家的经济状况。今年4月,他们家通过了低保申请。我们又与学校协商,给王大爷的两个女儿减免了生活费。基于他们家的特殊情况,今年镇里又补贴了6000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王大爷的身体在慢慢康复,过段时间能自理后妻子就去打打零工补贴家用。儿子在城里重新找了份工作,一个月收入三千多元。看着他们的生活在慢慢变好,我们觉得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贺师傅,干活呢,我来帮你一起干。”那天,我到和平村看扶贫厂房扩建情况和最新的项目分红公示,回镇路上远远地看到贺师傅在清理河岸路边堆积的生活垃圾。

“小王,你来啦,到家里坐坐喝口水。”贺师傅放下工具,招呼我并往家里带。

“阿姨身体恢复怎么样了,补贴的钱收到了吧。”

“收到了收到了,你阿姨壮实,”贺师傅笑了,“现在都正常接送小孩了。做手术没花多少钱,除去报销,我们自己花了不到一千块。”

贺师傅儿媳几年前因工伤瘫痪在家,儿子疫情期间没有出去打工,家里还有两个孙子要照顾。今年3月,村里反馈他们家今年可能有返贫风险,我第一时间来到他们家。

第一次去的时候,只有他儿子跟我说两句话就出去了,儿媳和老伴因为家庭琐事在卧室吵架,贺师傅躺在床上不愿见人。第二次去他们家又吃了闭门羹。我想肯定是我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分管领导告诉我,要先帮他们解决眼下的困难,才能让他们信任你。我向村书记申请,帮助贺师傅和他儿子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又帮他们申请了困难补贴。有了这些准备后,我再一次来到贺师傅家里。

贺师傅依旧躺在床上,我搬了个凳子坐到床边,把他儿子和老伴一并喊过来。我跟他们说:“我们领导最近一直在为你们家想办法。你们要是想过好日子,我有办法帮助到你们。如果你们想就这样维持现状,我也不勉强,那这也是我最后一次来你们家。”

“谁想穷,就我这小个子,比你还矮,出去干活所有人都欺负我!”贺师傅从床上站起来,跟我比划身高。

“村里给你安排了一份工作,没有人欺负你。”我坚定地说道。听到这个话,贺师傅一家开始跟我认真地聊起来。第二天,贺师傅就到村部院子里干活,他儿子暂时到家门口就业厂房上班,工作按件计资,等疫情过去可以随时辞职外出打工。

现在,贺师傅性格也变得开朗很多,还主动提出愿意承担更多的工作,儿子已经到上海打工。他们家今年完全不会返贫。

今年6月18日,我入村进行建档立卡户大排查,一连下了几天的雨,田间小路积了很深的水,为了避开水洼,我猛打方向盘,车前面是一片鱼塘,半个车轮悬空停住了。

“倩姐,你怎么把车停在这里啦!”突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通过后视镜看到沙军大步走过来。

“这边离我们家的瓜蒌地很近,要不要过去看看,现在里面有几位贫困户在忙活,都是你认识的,正好也了解了解他们的情况。”于是,我们往沙军家的瓜蒌地开去。

“当时毕业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回来做返乡新村干的?”我顺口问了起来。沙军是我们镇最年轻的扶贫专员,他工作认真踏实,与农户们的关系都很好,是一名阳光热心的大男孩。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家真不知怎么过下去,那时太难了。”沙军叹了口气,沉默了。

“都过去了,现在一切都在变好不是嘛。”我知道沙军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然而他们家发生了什么,我一直没敢问。

“是的,都在变好,父亲在天之灵可能也会欣慰吧……”

沙军高三那年,父亲被查出患有癌症,母亲也因一场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每日有大量的医药花销。贫困的家庭状况让他一度想放弃学业。村书记知道他们家的情况后,到扶贫办寻求帮助,经过申请、评议等程序,沙军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镇领导鼓励沙军好好读书,上大学的费用政府会想办法解决。沙军考上大学后,全家人不仅每个月可以领到生活补助,他每学年还可以领取扶贫助学金。由于成绩优异,沙军年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他在学习之余坚持勤工俭学,补贴家用。大学毕业后虽然受到苏南多家企业的青睐,但他还是决定回家,一方面为了照顾母亲,更重要的原因是想回报家乡。

“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得到了政府的关怀,这份恩情要还!”沙军坚定地说。2017年沙军成为一名返乡兴村新村干。除了做好村里安排的各项工作,他主动申请成为扶贫专员,同时通过申请扶贫小额贷款种植瓜蒌,带领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在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他荣获脱贫致富奖。

基层工作虽然辛苦,让我们“磨破嘴、走断腿”,但当农户们对我的称呼从“城里来的小姑娘”到“镇扶贫办的同志”再到“小王”时,我知道我和他们走到了一起,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有认同感。扶贫政策的惠及使越来越多的农户如愿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而且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力推进,镇村面貌也焕然一新。这一年,我接触了很多农户。很多时候,不只是我们为困难群众做了什么,我们还深受群众的感染。他们中有些人是因为不可抗因素导致暂时贫困,我从他们积极脱贫的行动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这将成为我一生的宝贵财富,给予我奋进的力量。

(作者单位:宿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