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打造“宁镇扬同城化”战略核心区
2019-11-13 17:03: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刘爽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是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栖霞区与镇江句容、扬州仪征接壤,是宁镇扬同城化的核心区和先行区。近年来,三地加速互动融合,经济总量在所在地市居于前列,合作共识不断深化,交通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发展相互协作,科教资源深度对接,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协同效应发挥明显。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国家战略、南京“东部崛起”新形势下,建议打造“宁镇扬同城化”战略核心区。

  优化完善组织机制。建议自上而下建立栖霞、仪征、句容三地党委、政府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跨区域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同城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合作项目,共同解决问题;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深化合作领导小组,下设规划、产业、执法等专项小组,就联席会议商定的事宜进行无缝对接、高效推进;开通联络专线,就发展思路、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和突发事件进行实时交流;发挥企业组织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两地企业为产业结构布局发挥积极作用,避免产业出现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城市间的利益关系,找到城市间的利益平衡点,探索建立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对于三地跨界的项目建设、产业转移、投资活动等,通过采取联合共建、股份化运作等方式和途径,进行利益分成和利益共享;探索建立跨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补偿机制,通过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城市间补偿制度和城市协调发展专项资金等方式,对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利益损失方予以补偿。

  统筹优化区域规划。从三地同城化的发展现状以及三地间的地理位置来看,目前相邻区域竞争大于合作。建议三地共同向上争取,对龙潭—下蜀、仙林—宝华2个跨界区域从空间、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确定跨界地区共同发展的目标,解决诉求不一、各自为政的问题,使三市三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良性互动,树立起合作共赢的“共同体”。

  产业合作优势互补。立足现有基础,坚持市场主导、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建议三地采取互换资源、共建园区、推广“飞地经济”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共育、设施共建、环境共治和利益共享机制,理顺产业链条、强化协作配套,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栖霞重点推进“非都市产业”向外转移,句容、仪征主动承接产业“外溢”,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区域整体产业承载能力提升。

  行政执法联合协作。句容、栖霞两地交界处聚集着众多物流运输、仓储企业,交界路段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率远高于其他地段。因管理权限问题,超限超载车辆强行闯关时有发生,违法行为无法查处,路产路权多次被侵害,甚至出现执法人员受伤事件。建议加强两地交通运输和环保领域执法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互通执法信息,适时开展跨区域联动执法,共同打击违法行为。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地加强区域交通设施和跨界通道实施层面的对接,有步骤有计划地取消外围过桥过路收费站点,加快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城际综合交通网络,构建同城交通服务体系,实现公路客运、城市公交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无缝对接和零换乘。

  公共服务合作共享。探索在三地间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探索基础教育资源统筹共享,建立基础教育学校联盟,通过跨区域学校牵手帮扶、建立校长和教师交流合作机制,统筹建设跨界地区幼儿园、中小学等教育设施;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方面的合作,推进政务服务互联互通;开展异地养老合作,探索建立老年人异地养老及优待互享合作机制。

  (作者为栖霞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来源:南京智库成果专报)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