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让南京丰富的文学资源“活起来”
2019-11-20 16:22: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宋广玉

  “我觉得文物保护和博物院建设,方向是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重回人们的社会生活。”11月16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做客“金陵智库圈名家讲坛”,以“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为主题畅谈故宫文物保护经验时,建议刚刚收获“世界文学之都”的南京,让丰富的文学资源“活起来”,让其在满足人民现实生活需求中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文物只有重回社会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本次“金陵智库圈名家讲坛”由南京市社科联(院)、秦淮区委宣传部主办,创新型城市研究院、南京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

  单霁翔是故宫博物院的“网红”院长,有故宫“扫地僧”之誉。他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故宫开放面积从30%增加到80%,多年深藏在库房的故宫文物得以与大众见面,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更多更好的展览,还能把各种故宫文创产品带回家。

  “故宫博物院有很多世界之最,其中一个是观众最多的博物馆。”单霁翔说,他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后,很难感受到故宫是观众最多的博物馆。因为故宫大部分区域没有开放,99%的文物深藏在库房,大部分游客只能跟着导游到此一游,难以静下心来感受故宫应有的魅力。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在于以前故宫博物院是以文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缺少人文关怀。“由于开放面积小,接待能力差,游客参观只能集中到几个地方,旺季只能跟着人流走,人多时连自己的脚都看不到。还有,从管理角度,文物关在库房里的确比较安全。不过这样一来,文物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单霁翔说。他认为,文物本来就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只有让它们重回人们的社会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于是,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后,他从改善故宫博物院参观游览环境入手,逐步扩大故宫博物院开放面积,将库房里的文物拿出来展览,并限制每年参观人数,既提升了观众的游览参观体验,又让故宫文物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故宫博物院用了一年半时间反复试验,克服木结构建筑不能通电、文物不能灯光照射等困难,用冷光源散射方式照亮了故宫,无论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还是乾清宫等宫殿,里面不再是黑黢黢的,而是光鲜明亮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以前黑乎乎的看不清,我们只需要两三个月清扫一次文物。现在文物上有灰尘观众看得清清楚楚,我们两个星期就要清扫一次,文物反而得到更好的保护。”他说,为了让观众走累了能够有地方坐下来休息,故宫博物院反复研究,最终投放了1000多把椅子。这些椅子采用实木制作,颜色和故宫的红墙黄瓦相配,既给了观众休憩的地方,又不影响故宫整体的美观。为了腾出地方展览文物,故宫博物院不断扩大开放面积。现在,神武门、端门、角楼、慈宁宫、武英殿等不但开放而且成为展览各种文物的博物馆。其中,武英殿的石渠宝笈展览引发了参观者争看展览的“故宫跑”。

  文化遗产资源要“活起来”要为观众所欣赏

  改善故宫参观环境、扩大开放面积的同时,故宫博物院致力于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我觉得,文化只有被观众欣赏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只有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活起来’。”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院修复开放了畅音阁,观众可以在故宫听戏;修复了冰窖并将其变成可以为观众提供餐饮等服务的冰窖服务区;用3年4个月建设了一个故宫数字社区,观众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观看故宫所有建筑和库藏文物,而且可以与故宫进行各种互动。“现在,故宫的每一件藏品,都能在网上看到它的照片和相关资料。”他说。

  “除了每年组织各种文物展览,最能直观体现故宫及故宫文化遗产资源走进人们生活的是我们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单霁翔说,文化创意产品关键在创意上。而这个创意必须要紧随人们的生活进行研发,深挖文化资源,将其凝炼到产品中,满足人们的需求。”他说,目前,故宫博物院已经开发出了11900种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有藻井伞、宫门包、脊兽衣服架子、故宫口红等。“我们的文创产品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适合人们今天的生活。”比如故宫口红,每一款都有故宫的服装元素,既充满着文化气息,又是人们的日常用品。故宫笔记本,与故宫收藏的名画以及各种彩绘图案结合起来,可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以丰富的文学创作满足人们对于新时代文学的渴望

  “我觉得,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必须要重回人们的社会生活,因为它们本来就是社会和人民的创造。只有在人们的生活中展现出它们的魅力,人们才会倾心保护它们。经过人们的倾心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有尊严,才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单霁翔说,南京是一座有文化情怀的城市,千百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文化文学资源,而且它们一直滋养着南京人民的生活。“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当之无愧,我们要把南京天人合一的城市环境和多年积淀下来的文化文学资源保护好,并将其凝炼成今天的人们需要的文化和文学内容。”他说。

  在他看来,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可以借鉴故宫博物院的经验做法,让南京丰富的文学资源“活起来”。“深挖自己的文化资源,并将其凝炼成强大的文化力量,不断组织丰富多彩的展览,不断促进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接触文物,感受文物。当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才会走进来,然后在流连忘返中让文物‘活起来’。”单霁翔说,这是故宫博物院的成功经验,南京也可以借鉴,努力将大量丰富的文学资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其与学校教育、研究工作、社会生活融合,开发更多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以丰富的文学创作,满足人们对于新时代文学的渴望。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