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的学习体会是通过体制创新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决定》的一个重要精神。
建构起能够支持一个国家数十年上百年既定发展方向的体制机制
作为相对后发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事业是事先设定的,也就是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我们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们已经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寻找到通向这个目标的合适路径。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循着一定的路径、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的宏伟事业,特别是对于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实现现代化史无前例,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照抄,需要我们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广泛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坚持数十年、上百年,我们的现代化伟大事业才能成功。而能够维持一个国家数十年、上百年既定发展方向的就是这个国家的体制、机制,要靠这样的基本制度来实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形态,或者说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具有一系列内在的规定和表象特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具有现代化理念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也就是基本的做法,基本的准绳,有了这样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依靠这样的体制实现了现代化以后,才能维持这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没有现代形态的基本体制,若干指标就是一时达到了现代化的水准,也难以长久维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宗旨,就是努力建构起具有现代理念、现代气质的体制、机制,从而靠这样先进的体制、机制,支撑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运用具有现代化理念的体制、机制,通过几代人不懈地努力,现代化的国度才能创造出来,现代化的社会才能呈现出来。实现了现代化之后,也要依靠先进的体制,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
基本制度的最大特征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事物会不断变化,人也处于不断流动之中,唯有体制,基本的做法,可以成为一代代人遵循的基本准则。现代化的目标明确以后,就是要运用具有稳定性的体制、机制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建构起一整套现代化体制并实现长期发展
改革开放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我们现在正处于改革开放年代。所谓改革开放,即对内进行体制变革、改革,对外实施开放战略。这两个方面是完全统一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改革,就是要破除过去计划经济的旧体制、旧机制,构建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体制。对外开放,不仅是经济贸易、人员来往,更重要的是有一种世界眼光、全球意识,明确自己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定位,我们要善于吸纳世界上成功的经验,吸取他人的教训,来丰富、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体制。因为现代化的时代,本质上是一场全球化运动,现代化是一场全球的进步运动,没有哪一个国家将自己封闭起来可以实现现代化。所以,谁要是闭关锁国,必定被现代化的大潮所淘汰。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大变革的历史阶段,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人口大流动,城乡大建设,同时也是现代化建设的起飞时期、关键阶段,在这样的年代,努力建构起比较成熟、定型的体制、机制特别重要,建构起完善、定型、具有现代化理念的体制、机制是这个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时代责任,事关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因为有一系列的体制需要长时间的运行,才能显示出优越性。比如,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制度,现在多数国家采用的是基金制,而基金的多少取决于积累的时间长短,一个人如果从一就业就有了养老保障基金,在他退出劳动岗位时已积累了数十年,足能抵御任何风险。再如,我们管理基层社会,需要建构起具有现代化理念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靠这种比较稳定的、定型的治理结构管理我们的基层社会,实现基层社会的长治久安。
处于现代化起飞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构起成熟、定型的现代化体制。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年代,也是现代化体制建设的年代,建构起一套成熟的、定型的现代化建设体制特别重要,也非常迫切。实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从整个历史长过程来看,从传统到现代,是时代的质的飞跃,现代型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是整个社会质的提升,根本面貌的改变,所以传统社会的一系列规定、做法不适合了,我们要建构起能够支撑现代化事业的新型体制、机制。作为一个大国,实现现代化的路途还很漫长,需要完成的任务特别繁重,前进的道路上难免还会有很多风险,我们要建构起一整套现代化的体制,靠这套先进的体制实现长期发展,靠这套先进的体制抵御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
建构起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整套具有现代化理念的制度体系
现代化体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为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全社会的现代化,整个社会,包罗万象,方方面面,缺一不可,相互依赖。如果经济建设成就突出,社会建设严重滞后,这样的现代化必然严重打折扣。如果人们吃得很好,住得也不差,但生态环境严重污染了,这样的状态也不理想。所以,《决定》讲的是“制度体系”。我们要建构起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人口大国,能够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整套具有现代化理念的制度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正是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安排,全会的精神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经过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和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实践,我们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体制、机制的条件具备了,我们也应当有能力将实践中一系列好的做法沉淀下来,形成定制。在这样的历史阶段,及时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作为重要工作具有战略意义。
《决定》所论及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等,就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运用这些体制、机制,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南京网格学院南京市域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