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周恩来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时代特质
2021-03-31 15:33:00  来源:南京日报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回顾和总结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范,学习和继承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才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继承党的光荣传统,总结党的宝贵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自党成立之日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始终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出坚守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于变革创新、敢于自我革命等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政治信仰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初心的政治表达。一百多年前,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经历了通过上下求索、反复比较、鉴别选择、实践验证的过程。

选择什么样的主义、确立什么样的信仰,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探求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出路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各种思潮、各种主义如泥沙俱下。周恩来早在留学日本时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后“思想颤动于狱中”,后来在欧洲勤工俭学,通过“反复推求比较”,由一个爱国者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思想上入党是成为共产党员的重要标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成为党员的先决条件。以周恩来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正是在确立信仰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名革命家。

坚守信仰、追求真理、献身理想,是老一辈共产党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共有的精神品格和政治风范。周恩来说,“我们这些人,能够活到今天,能够有这条命,都是好多同志用他们的命换来的,所以我做不好工作对不起他们。”周恩来就是在坚守信仰的过程中,克服了一次又一次失败,迎来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南昌起义南下途中,在起义军被围追堵截之时,发着高烧的周恩来仍在梦中高喊:“冲呀!”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种力量,贯穿周恩来的一生,它证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就要始终做到越是危难关头,越要信念坚定。1975年,已经病重住院的周恩来说:“我得了癌症,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但我要努力和疾病作斗争,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大家一起奋斗。”他在四届人大上作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响亮地喊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周恩来以他一生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坚守为所有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仅自身不忘初心、坚守信仰,还率先垂范,做信仰的传递者,引领和铸就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特殊政党。土地革命时期,澎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被捕牺牲,周恩来悲愤地发表文章表示:“烈士的革命精神不死!我们的奋斗不绝!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前进!努力地前进!直进到革命的最后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继续强调信仰的力量,鼓励全党、全社会确立信仰,坚守信仰。毛泽东号召全党学习雷锋精神,周恩来把这种精神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信仰引领奋斗的方向,信仰凝聚奋斗的力量。对社会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奋斗方向,是凝聚磅礴力量的源泉。不忘初心,坚守信仰,才能回答“从何而来,为何而去”的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到如今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坚守信仰、坚守理想、传递信仰。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终其一生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为真理甘于献身的精神特质,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守信仰、接续奋斗的时代要求和使命。

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奋斗的历史。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

为人民服务是建党立党、兴党强党的起点和原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科学、完整、准确地回答了“谁是历史创造者”的人类历史之问,创立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根本原则和思想体系。以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这一初心和原点出发,提出和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观,并将其概括为“为人民服务”思想。党的七大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党章。1954年,“为人民服务”载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成为我国政府一切工作的宗旨。周恩来则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像章别在胸前。

一个党员、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行稳致远,开辟未来。周恩来是以民为本、勤政为民、人民至上的典范和楷模,是党的人民群众观、人民情怀、群众工作路线和方法的提出者和践行者。他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回答了“中国人民是什么样的人民”“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党与人民群众是什么样的关系”“怎样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用一生奋斗诠释了“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他在逝世前曾交待说:“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

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斗争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鲜明品格

如何实现党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作为党、人民军队和共和国的奠基者,周恩来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斗争,并将这一精神特质锻造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

严守政治纪律,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底线和基石。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特别强调政治纪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规定了“在加入我们的队伍以前,必须与那些与我党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的严明政治纪律。周恩来曾长期从事白区地下工作,在出生入死的敌我斗争中,对纪律的要求十分严格。邓颖超曾专门著文回忆周恩来是如何严守党的纪律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周恩来对邓颖超说:“我肚子里还装着很多话没有说。”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周恩来不但自身守纪律、讲规矩,而且推动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和发展,为党自我革命锚定了底线和基石。

从严管党治党,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周恩来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永不变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关于反对官僚主义、过五关、“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等思想至今仍脍炙人口。从严管党治党是作为百年大党的中国共产党永葆旺盛生命力、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障,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最鲜明的特质和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需要代代相传。

自我革命必须严以律己,对任何腐败思想和行为做坚决的斗争。周恩来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将腐败作为侵蚀党的肌体的毒药。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面对国统区的纸醉金迷,要求南方局的同志们“出淤泥而不染”“一尘不染”。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要求干部子弟不能做“八旗子弟”。腐败问题的根子是信仰缺失、自律缺位,治理腐败问题,需要所有党员不断加强自我革命,像老一辈革命家那样,坚持廉洁自律,坚持严于律己,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擦亮政治本色,做一个一尘不染的共产党员。

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不断前进的思想动力。周恩来始终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并率先垂范做出榜样。远在重庆的周恩来在自己生日那天写下《我的修养要则》,表示“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原则上坚决的斗争”。党性修养事关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是为政之道、修身之本。它不会随着党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增长,只有不断自我修炼党性才能恪守政治规矩,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敢于斗争、敢于担当,真心为党和人民做事。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仍需要提高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仍将是中国共产党和每一位共产党员对自身的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回顾和总结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范,学习和继承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才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继承党的光荣传统,总结党的宝贵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秘书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