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意识到落后必然挨打、实业才能救国,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提倡实干兴邦,起而行之,兴办了一系列实业、教育、医疗、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群众,造福乡梓,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专门到南通博物苑考察调研,强调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张謇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和青少年受到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
在南京,也有一位像张謇一样实业报国的企业家,那就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范旭东。范旭东于1934年创办南京永利铔厂,奠定了南京作为中国化工发祥地的历史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提及他是“中国人民不可忘记的四大实业家之一”。今年是中国石化南化公司成立90周年,也是范旭东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家企业精神——“永久黄信条”90周年。当前,我国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道,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系统回顾和总结范旭东实业报国、科技兴邦的历史经验,对于奋力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作为一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实业报国的征途上,以发展实业为己任,以回馈社会国家为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反哺产业发展为目标;倡导人才至上的价值观,着力提升员工福利,走出了一条科技、产业、人才一体推进、联动发展的成功之路。
凸显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范旭东实业报国的成功,证明了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战略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科技创新寄予厚望,要求江苏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的使命,率先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新时代科技强省建设之路,同样需要传承范旭东“研产贯通”的成功之道,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江苏力量。
推动人才强省建设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江苏聚焦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持续不断以“真金白银”招引“真才实学”,让江苏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未来之城”。传承范旭东重视人才工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业报国成功经验,为推动人才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实践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范旭东作为实业家与爱国者的典范,是企业家精神的典型代表。传承范旭东实业报国成功经验,就是为激励更多企业家以创业激情和创新动力,为国家全面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目前,江苏正在大力推进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制造强省、教育强省建设,需要我们研究好、借鉴好范旭东实业报国的历史经验。
第一,深化范旭东主题研究,丰富产业强国的思想宝库。传承好范旭东实业报国的历史经验,必须站在更高维度研究范旭东。拓展研究内容,从范旭东人生阅历、企业文化、“永久黄”团体发展逻辑等多维度进行探究。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大力支持范旭东研究会的建设,在资金政策和研究资源上给予帮助;在科研院所和相关高校,成立范旭东研究机构。发布研究课题,激励更多科研工作者参与到范旭东的研究课题中来,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应用性、示范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
第二,优化纪念场馆布局,搭建实业报国公共交流平台。目前,南京市有关纪念范旭东的场所,包括位于六合区的范旭东广场、南化公司的厂史陈列馆、1934文化产业园,以及范旭东研究会张能远民间珍藏馆等四处场所。其中,南化公司厂史陈列馆展品最为丰富,但对社会的开放度不够;1934文化产业园展品不够丰富,防空洞内的展陈空间狭窄;民间珍藏馆规模较小,无固定展出场所。四者均存在形式单一,现代科技手段缺乏和新媒体宣传渠道不足等问题。建议整合江北新区四家展馆,建设新馆大馆。同时,牵头组建全国范旭东纪念馆联盟,开辟网上纪念展馆,以此提升其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三,编写系统化教材,构建“一体化”育人矩阵。组织省市党史工委、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编写范旭东实业报国相关事迹的特色教材,构建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在小学阶段注重感性直观教育,通过举办范旭东故事会、参观纪念馆等,培养孩子们爱国家爱科学的朴素情感;中学阶段,将范旭东写进教材,通过学习范旭东的生平事迹,培养政治认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大学阶段,强化课程思政,将专业教育、历史教育与现实考察结合起来,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打造立体式宣传格局,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讲好范旭东故事,拍摄相关影片,利用新媒体对范旭东实业报国事迹和成功经验进行广泛宣传。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纪念活动,在每年10月4日、24日等范旭东生平关键节点,开展诵读会、征文比赛、短视频创作等活动,缅怀一代工业先导,弘扬其功在中华的历史贡献。围绕重大主题开展纪念活动,比如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弘扬企业家精神,传承“永久黄团体”的“四大信条”等,举办专题讲座、展览和研讨会等活动,回顾总结范旭东对中国化工产业作出的巨大贡献,让学习范旭东事迹、发扬范旭东实业报国的精神、传承实业报国成功经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