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4-01-04 10:42: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徐泰玲

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南京集成电路产量增长30.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0.8%。数据的背后,是结构的改善、动能的优化,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恢复进程中的矛盾问题,南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南京经济回升向好。

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是大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力、现代金融等要素紧密结合进而催生新产业、新产品和新业态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生产力演化过程中的一种能级跃升,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增强南京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低碳环保领域产品创新和技术革新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科技创新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南京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必须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南京高质量发展动能的内在要求。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资本投资效率边际收益递减,资源环境压力约束不断增多,传统生产力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能够有效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一是提高生产效率。一方面会使劳动资料的功能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优化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组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增加附加价值。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所形成的新产品新产业技术门槛高,可以实现更高的增加值率;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创造迎合了用户以前未能满足的潜在需求,开辟新的市场,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空间。三是减少环境影响。新质生产力更有力地发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替代自然资源、能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并使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副产品循环利用,减少产品生产和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形成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和谐并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核心支撑。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由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到“高质量发展”到“新发展格局”到“新质生产力”,整个过程是环环相扣的深入推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扎实的系统性战略支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核心支撑。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南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加快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推动要素质量提升和效率改善。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在于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是先进生产力替代传统生产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模式加速形成的过程。因此,南京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坚持科技创新在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加强科研院所、企业等协同合作,加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创新成果转化、产融对接、技术产业交易等平台,打造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科技服务产业链。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国家未来产业孵化试验区,使科技资源集聚的创新效应最大化,努力把南京人文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要素质量提升和效率改善。

促进人力资本跃升,加快培育高质量人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人是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人才在新质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南京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加快人才培育作为强化创新驱动的发力点,加快引进、培育更多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匹配、相协同的高精尖人才。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升全民特别是年轻人受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全方位培育引进留住用好各类优秀人才,厚植人才创业沃土,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南京要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首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南京既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开辟量子、脑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鼓励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其次,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工程。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再次,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机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既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又要引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壮大实体经济。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南京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新质生产力是注重开放协调的生产力,南京需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利用国内外各种创新资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加快推进生产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跃升。第一,通过改革开放,高效配置优质生产要素。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壮大外贸新动能,提高外资利用质量,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第二,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加大力度全面落实已出台宏观政策,比如加快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加大制造业改造升级、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力度。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扎稳打,把握好时度效。不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企业和基层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第三,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绿色发展的生产力,要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南京要聚焦新能源及其智能化转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美丽南京绿色区域空间格局,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第四,要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新质生产力是以人为本的生产力,要按照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明确新质生产力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助力将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