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既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架构的最高层级为区县级,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力量也在区县机关。因此,大力提升区县级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质效,有助于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高质量发展。
当前,区县级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尚存在提升空间。理论宣讲方面,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首要任务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机关党员志愿者队伍素质高、基础好,在理论宣讲方面优势明显,但常态化深入基层,示范引领基层多元化理论宣讲志愿者队伍还不够。贯通资源方面,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路径是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打造工作平台。但目前区县级机关贯通乡镇、村居与省市级机关资源还比较有限。调动本地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下沉资源,与乡镇、村居联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力度也不大。志愿服务项目方面,志愿服务项目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抓手,其设立、实施事关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实际成效,总体要以发展需要、群众需求为导向。但目前区县级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对接基层发展需要、群众需求还没有做到位,存量志愿服务项目数量、质量都有待提升。
开展好区县级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不仅能展现机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队伍先进性,在社会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而且可以释放机关在政策理论宣讲、资源上下贯通等方面的潜能,为乡镇、村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有力支持,有效促进实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战略目标。为此,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路径举措,结合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大力提升区县级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质效,充分发挥其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应有功能和作用。
一是培育理论宣讲“轻骑兵”。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加大机关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力度,扩大机关理论宣讲党员志愿者队伍,做到整体有实践、骨干有实绩、梯队有实训。特别要综合运用志愿服务积分等激励方式,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以文明实践志愿者身份,组团式、常态化深入社区、贴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带动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持续有效开展。同时,探索在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开设机关理论宣讲线上平台,通过机关党员志愿者的示范宣讲,带动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开展网络直播,切实通过“有意思”的方式宣讲“有意义”的理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二是构建文明实践“联合体”。借助省市机关持续开展“共学共建”系列活动的东风,发挥区县级机关的枢纽功能,推动乡镇、村居与省市级机关共建共联,通过文明单位结对、理论宣讲结对等方式,合作打造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合体”。尤其要推动机关与所结对的村居联动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或进阶创建,以机关党员干部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基层群众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同时,在开展居民守望相助的基础上,推广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双报到”的经验做法,鼓励机关党员以志愿者身份向常住地社区报到,带头参与和支持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城市共建,以及全民阅读、生态环保等公益行动。
三是打造志愿服务“项目丛”。志愿服务项目既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抓手,也是展示机关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走在前作表率、发挥模范示范作用的重要方式。要贯彻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把握志愿服务项目征集需求、链接资源、组建队伍、活动反馈的发展规律,实行存量项目提质提效、特色项目做深做实、品牌项目培优培强,打造示范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的“项目丛”。注重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合体”建设,从理论共讲、爱心共帮、文化共育、急难共度、基层共治等领域,联动培育促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志愿服务“项目丛”,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机关工委。本文为2022年度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面提升南京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质效研究(22ZY0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