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思想之旗引领复兴航向
2023-06-28 16:17: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汤荣光 李嘉霖

事有所成贵在学有所成,学有所成贵在悟有所得。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组织编写“学习纲要”是研究阐释宣传贯彻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载体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理论上的清醒筑牢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中宣部组织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下文简称《学习纲要》)正当其时。

《学习纲要》导向鲜明、语言精湛、文风朴实,堪称纲中之纲、要中之要,全景展视党的创新理论是什么,指引我们干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学习纲要》处处与干部群众思想同频共振,与发展实践同向契合,给广大读者酣畅淋漓之感,是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思想指引高屋建瓴,内容架构纲举目张。新出版的《学习纲要》逻辑更加严密,体系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表述更加经典。《学习纲要》涵括21部分,共计16.8万字。全书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富含真理力量、极具语言美感、汇聚实践伟力,提供了一把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纵观全篇,可从六大板块加以理解把握。

举旗定向

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导论和结束语部分举旗定向,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阐明这一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站在过去与未来交汇点上,伫立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崭新思想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六个必须坚持”。四者内在贯通,有机统一,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武装的再深化和政治品格的大洗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持续推进、常学常新、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培育引导广大青年这个党和国家的希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处。

挈领提纲

聚焦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大论题

第一至第四部分挈领提纲,聚焦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大论题。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关键要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条主线和红线,明确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力量、根本方向、目标任务以及根本立场。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障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执行好党的领导制度,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根本上做到“两个维护”,体现高度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以坚决的维护定力和能力朝着宏伟目标坚定前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也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来有自,意蕴深厚。必须持之以恒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着眼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两个结合”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和时代内涵,使之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书写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根本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正确轨道上顺利推进。尤为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正确处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意义,在顶层设计中保持历史耐心,在“东升西降”“中治西乱”鲜明对比中提供全新选择,集中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必须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赶考”远未结束,要始终将人民作为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努力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既要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也要着力践行群众路线这一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方法,使群众路线落地稳、扎根深,使全体人民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中去。

夯基垒台

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五至第八部分夯基垒台,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于明晰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业已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更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要按照既定的目标坚定不移走下去,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动态、积极有为、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实现阶梯式递进。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根本动力。作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着力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发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多方面显著优势。针对更高水准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注重推动各项改革良性互动、协同配合,让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永远不会关上。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坚持高效实施体系、严密监督体系、有力保障体系一体建设。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勇于自我革命,确保永不变质、永不变色、永不变味,就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与刀刃向内的勇气。要把握政治上的主动,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永葆政治本色、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扎细扎密扎牢制度之笼、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培育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造就纪律“带电高压线”,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清廉中国。

统揽全局

聚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九至第十三部分统揽全局,聚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推动和理论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绘就新时代全面发展新蓝图,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顶层设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走好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尤为强调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让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恪守“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紧紧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入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持续注入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动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实践充分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持续加强新时代统战工作。不断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历史性成就。

不断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贡献。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文化都能成为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必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统筹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做好媒体融合发展大文章,在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必须统筹民生与发展,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民生工作,尤须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确保社会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观上的深刻革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命共同体中,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中,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共走绿色发展之路。

强基固本

聚焦实践保障体系

第十四至第十七部分强基固本,聚焦实践保障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在自主建构中彰显出制度特色,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将社会保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需从国家安全、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和大国外交加以理解和把握。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中央科学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而提出的重大方针,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大的指导力。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根本原则在于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必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势必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在发展与安全并重中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军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明确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新时代强军目标。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要全面把握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部署,不断巩固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的根本优势,强力助推备战打仗工作能力,全面提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谋民族复兴伟业,布强军兴军大局,立安全发展之基,在纵深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中缔造推进强军事业的强大力量。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一国两制”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事实业已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深入推进“一国两制”实践,既要愈加坚固“一国”原则,也要愈加彰显“两制”优势。从治港治澳的最佳制度安排到依法治港治澳再至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三个层面展开,深刻揭示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的必然趋势。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解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给出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中国方案。着眼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要矢志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中展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中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维护比金子还珍贵的和平时光。

凝心聚力

聚焦团结奋斗的路径方法

第十八至第十九部分凝心聚力,聚焦团结奋斗的路径方法。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唯有以强烈忧患意识和高远战略眼光擦亮精神底色、练就高超本领,方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辉煌。

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做历史眷顾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以强有力的忧患意识应对“黑天鹅”“灰犀牛”,勇于开顶风船。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才能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牢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主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伟大梦想变为美好现实。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纲要》强调,“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这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的根本保证,也是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制胜法宝。要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更加坚实的思想遵循、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书写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辉煌篇章!

[作者汤荣光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嘉霖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意蕴与实践价值研究”(22AKS012)阶段性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