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4-08-19 15:09: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李前进 陈庆华 柴源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构筑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理论成果,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明与实践的相关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论述,秉持文明与实践的辩证发展关系,坚持以文明实践引领思想政治工作、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明与实践的理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才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的实践论出发,将人类的实践活动作为文明发展的真正基础,将文明和人的物质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将唯物辩证的实践观与历史观深度融合起来。这种文明实践观强调在主体与客体的实践联结中实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意义世界的理性建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论述,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要求“深化经典著作研究阐释,推进经典著作宣传普及”“加强理论武装”“多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实现基层群众对科学精神的内化、固化、转化,以此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方向,凸显了鲜明的实践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稳立时代发展前沿,用好新时代的物质基础为文明实践所提供的各项物质手段和技术支撑,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转向,不断拓展文明实践的方法渠道,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创新了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论述,丰富创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的新发展阶段,面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命题,提出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部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从理论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主流舆论、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等多个层面对精神文明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为新时代新征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性地提供了新的实践着力点。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引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志愿服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充满时代活力的文明实践内容和载体开创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广泛传播的生动局面,在基层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政治意识、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创新并践行了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传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知行关系的科学回答,传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明确指出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阐释“知行合一”对于实际工作中把思想转化为行动的必要性,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突出了理论之“知”与实践之“行”的有机统一,要求“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将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与引导群众参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宣讲和技术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知行合一中引导基层群众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也实现了根植本土的理论创新,“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坚持以文明实践引领文明培育、推动文明创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完善了“学而行、知而行”的知行关系链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合一思想,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下,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建设文明实践中心、要建设什么样的文明实践中心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肩负着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人民群众中去的新时代课题,以理论宣讲、实践引导等文明实践活动为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提供了全新的实施方法与传播载体,打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基层武装人民头脑、指引人民实践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提高基层群众的理论水平和文明程度等为基础,以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助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进而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别委托项目(20WTA009)、南京市文化人才培养对象资助项目(22BM7003)、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教思政司函〔2022〕2号)阶段性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