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在危机中育新机 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05-27 11:15:00  来源:南京日报

年达炉业工业炉生产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通讯员 杨智泉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3日上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发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潜力和作用,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本期圆桌会聚焦: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本期嘉宾

江苏省政府参事、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徐康宁

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徐泰玲

创新型城市特约研究员、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南京市第六届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丁宏

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桂华

主持人:南报融媒体记者宋广玉

在危机中寻找培育新机遇

在变局中开拓发展新局面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积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各类市场主体增强信心,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您怎么理解?

徐康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个最新阐释,有许多新判断、新提法和新要求,要深入学习、加强领会。个人的理解是,讲话的核心思想是在危机中寻找和培育新机遇,在变局中开拓发展新局面;立足自身发展,辩证处理好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着重把握。

一是认清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从国内经济形势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一些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经济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突如其来的疫情又加重了发展的压力。从世界经济形势情况来看,当前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世界经济深度衰退难以避免,国际需求大幅下降,国际经济交往受到严重阻碍……所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反映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二是需要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矛盾困难,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还很复杂,国际疫情愈演愈烈,抗击疫情仍然任重道远,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长期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另一方面,全球化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逆流,我们将在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这种状况不会短期内结束,也需要我们做好长期应对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三是坚持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树立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潜力巨大、韧性很强,我们具有世界唯一的、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有世界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需求,这些都是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向好发展的根本基础。

四是要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个完整的内需体系,应该包括创新源头、完整的产业链、发达的市场体系以及完善的政策促进体系等,是一个分工明确、相互促进的有机体系。它有助于我国逐步形成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国民经济体系,以适应新型全球化新格局的需要。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并不是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像总书记所讲的,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全球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还是要走创新发展道路,通过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各类创新活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今后我们国家更多的经济新增长点和增长极,将主要来自于创新经济活动。在数字经济新时代,通过构造一个完整的数字经济产业链,从创新源头开始做起,不断丰富各种数字创新经济活动,将会在我国产生一个巨大的数字经济产业,启动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数字经济市场,为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增长极打下坚实基础。这些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今后将更多地服务于国内经济大循环,但同时也要追求世界先进技术水平,逐渐形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更好地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您怎么看待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

徐泰玲: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对我国挑战因素不断增加。互联网信息技术同步性和一致性的信息传播和风险共振,加快了对资本流速及流向切换的周期,从而导致风险在全球范围内传导,同时正在推动人类组织和生产模式的迭代和系统性的技术突破。

全球政治经济及贸易格局深度变革,大国间博弈强度加大,增加了我国发展的成本和阻力。中国国内经济面临经济结构性失衡局面,主要表现在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第一,居民储蓄率非常高。在高生育期出生的这部分人已到中年,他们的生命周期到了提高储蓄阶段,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也非常高。第二,政府储蓄较高。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在政府支出中,投资效率有待提高。第三,企业储蓄不断提高。随着能源、原材料的价格增长,这部分国企利润水平在提高,大量利润留在部门,变成了企业储蓄;部分钱留在企业里,未转化成消费;大部分盈余用于房地产等投资,很少分红。

李桂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有长期向好的基础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短期来看,此次疫情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原有发展节奏,但影响总体可控。尽管部分传统行业遇困,企业生产经营和产业链稳定受到冲击,但疫情未伤及生产力根本,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彰显了中国经济巨大的抗风险能力。这些条件和优势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和回旋空间,增强了市场主体的信心。

从供给方调整经济结构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发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潜力和作用,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在您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如何推进?

徐泰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我国消费领域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现象。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表象上看是短期需求不足,而实质上是中长期有效供给结构不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中长期看,追求的是“供需相匹配”的经济结构。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很难有所突破,必须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侧入手进行改革。中央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要把宏观调控从需求侧全面转向供给侧,而是要提高供给质量,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供求平衡,促进经济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影响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对供、需影响的传导机制是:供给侧改革同时影响供(生产方)、需(收入方)——一方面力求达到量的平衡;另一方面达到结构平衡。从生产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而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减税将导致生产税净额占比下降,加速折旧和产能去化将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占比短期上升、长期趋降,降低成本和产能去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将导致劳动者报酬上升。这样,当供需适时、适当平衡了,经济就趋于稳定、持续发展。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供给和需求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供需平衡才能维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今后我们要适当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二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二是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金、金融和技术。

调整投资和消费结构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这方面您有怎样的建议?

徐泰玲:目前最主要的是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结构。一方面要提高政府消费。财政政策的制定和使用要以扩大支出和减税为主。政府增加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增加对公共产品的投资,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卫生供给,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让人们减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样居民才会找到新的消费点。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投资效率,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卫星通信、物联网、信息通信设备、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迅速提高投资效率,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而提高投资效率的关键是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投资,依靠技术进步。我们还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包括对教育和卫生的投资,进而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李桂华: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是一个全新的提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和货物贸易国,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只能依靠不断扩大内需拉动。第一、积极拓展消费需求。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当前部分消费市场如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领域还有进一步开放的空间,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民营经济准入门槛,为它们打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适应当前消费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积极推动相关消费扩容提质。加快推进智能汽车、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新型信息产品的发展,促进基于5G技术的信息服务消费发展,鼓励绿色节能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第二、加大培育投资需求。当前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增长,政府应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支持力度,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同时,以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抓手,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助力产业升级。

稳就业是落实“六稳”“六保”首要任务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六保”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在您看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点在哪里?

丁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保就业是落实“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积极应对疫情,努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完成稳就业的目标,既要看到疫情影响带来的危机和冲击,同时也要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全球最全的制造业体系在疫情前展示出强大的经济韧性,超大市场规模为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都构成了我们稳就业的有利因素和“稳定器”。

稳就业一是要稳住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盘,要继续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尤其是激活对于就业带动效应明显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帮助实体企业积极应对疫情的影响,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二是要抓住疫情带来的机遇转危为机,积极发展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零工经济等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鼓励新的就业形态,扩大就业“蓄水池”。

三是要运用好各种稳定就业的政策工具组合,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支持企业积极复工复产,消除各类不利于返岗就业的障碍因素,保障疫情期间劳动者权益,防止规模性失业风险。

四是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今年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峰,叠加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引人关注。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激励,引导社会创造出更多适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强化供需对接,利用网络形式提高精准招聘的效率,打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高他们尽快适应社会的本领。

五是加大职业培训力度,着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免费或低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展线上数字培训功能,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