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2021-03-31 15:22: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南京加快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随后,南京引进一批顶级研究机构、组建百亿产业基金,形成全产业链布局、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2020中国区块链城市创新发展指数》显示,南京区块链创新发展综合得分排名全省第1位、全国第7位。“十四五”期间,建议南京奋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率先建成全国“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高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和融合应用示范高地”。

构筑三大基础平台,夯实区块链产业发展基础

以市级平台为基础、南京数研院为引领,以区块链骨干企业为支撑,围绕营商环境和实体经济,创建区块链应用场景开放平台。

充分发挥南京数研院数字资产领域优势,聚焦分布式存储、密码学、共识机制等技术领域,协同多方社会资源培育区块链技术创新开放平台。

加快建设区块链产业联盟,重点面向区块链全产业链企业需求,打造以“教创孵投”四维生态模式为特色的综合服务平台。

明确五大应用方向,突出赋能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数字金融。重点打造“扬子江数字金融平台”,制定统一的数字身份、数字资产、交易规则、节点通讯等标准,构建立足南京、面向全国的新型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电子政务。以政务数据开放为引擎,推动场景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私域数据等合规上链,建设“政务数据+全域场景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开放平台。

供应链管理。针对传统金融服务信息校验复杂、成本高、流程长等痛点,协同核心企业重点推进供应链溯源、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贸易融资、智能监管等场景落地。

智能制造。以区块链技术构建安全可信的营商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等行业龙头协同软件服务公司、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构建涵盖技术研发、产品制造、技术服务、系统集成、金融服务等功能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

商贸零售。推广“区块链+产品溯源”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升商贸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构建“区块链+商品物联网”基础设施,推动商品数据资源共享和数字资源协同管理。

实施七大重点工程,巩固区块链发展动力支撑

提升区块链三大服务支持体系。以市级平台为指导,以行业龙头为牵引,以专业机构为保障,以产业基金为后盾,重点完善共性技术协同攻关体系、开放平台共享共建体系、立体化应用场景供给体系,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级,支撑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优化区块链双创载体服务平台。健全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提供场景供给、人才培养、管理咨询、技术培训、金融支持和政策申报等全方位服务支持,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生态圈”递进式双创团队孵化平台,创新中小企业培育机制。

构建多层次区块链企业梯队。推动行业龙头跨区域扩张、规模化发展,引导中小区块链公司做强特色、成为单项冠军,支持创新创业区块链团队聚焦前沿核心技术、实现单点突破,培育形成“行业龙头+高成长企业+双创团队”的区块链技术企业梯队。

打造高层次区块链人才体系。坚持“以才兴业、以业聚才”新发展理念,实施领军人才“柔性”引进、复合型人才重点支持、专业人才大力培养的“复合式人才行动”,每年引进3-5名顶尖人才、支持30-50名复合型人才、培养300-500名专业人才。

协同创建新基建特色应用场景。聚焦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共享、数据可信和数据应用等关键环节,推动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5G、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推动面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中小企业征信等重点场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区块链发展产业空间布局。以江北新区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为引领,重点推动江宁区、栖霞区发展“区块链+智能制造”、“区块链+智能电网”;推动溧水区、高淳区发展“区块链+农业(农产品)”,助推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市级国资平台为引领,重点建设“区块链+供应链管理(金融)”场景。

打造一批区块链应用示范项目。立足市级平台和南京数研院的研发支撑及产业基础,引导区块链技术行业龙头、金融机构研发团队、区块链技术研发机构等,重点打造一批电子政务、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中小企业联盟链等应用示范项目。

(课题组成员: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徐锋、张晓海、金永军,金陵科技学院刘永彪、李忠海、顾晓燕)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