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着力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2020-10-28 17:02:00  来源:南京日报

积极促进科技和金融融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举措。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和影响尚未结束,江宁区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面临更加严重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何通过加快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推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围绕创新链需要,完善满足企业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调研显示,江宁区不同规模企业融资渠道与企业规模正相关,即规模越小的企业外源融资渠道越狭窄,大企业则拥有相对丰富的融资资源,银行贷款仍是企业外源融资的首选方式。不过,大多数受访企业家表示,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明显偏高,融资成本过高。为此,要围绕创新链需要,有针对性地完善江宁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要建立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可借鉴深圳市南山区经验,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集合担保信贷”“孵化贷”“成长贷”“集合发债”“研发贷”等一系列特色产品,实现从零销售额企业到拟上市企业的全面覆盖。二是有效化解中小微型科技企业金融风险。参照南京市中小微型科技企业金融风险化解原则,制定相应办法,对经过认定的重要研发项目,在政府引导资金、风险投资基金、金融机构贷款等做出恰当比例和到位进度安排。三是积极助推企业登陆“新三板”。大部分处于初创期的科技中小微企业承担不了定向发行承销的种种成本,其商业价值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和发掘。可以利用线上低成本及市场化运作模式,尝试引入众筹模式,提高“新三板”市场的投融资效率。

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按需供给适宜政策

现在,政府部门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在提高,扶持力度在加大,但扶持力度与不同成长阶段企业需求失衡,难以产生“雪中送炭”的效果。比如,江宁区丰富的创新型企业资源和金融资源优势,在转化为创新创业优势方面潜力巨大,政府也积极出台大量科技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激励和支持,但实际效果不够理想。调研发现,江宁的科技型企业在研发、中试、批量生产之间投入的资金比例失调,投入中试和批量生产的资金不够。我们觉得,突破口是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适宜的政策环境。

首先,将企业融资需求程度分级。借鉴美国小型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项目的经验,每年从区内大约100—200家新创小微企业中,按照技术创新生命周期采取分阶段的、有竞争的、差异化的操作方式。其次,围绕江宁“3+3+3+1”产业结构定位,制定技术路线图,加强原创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突破。针对汽车、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归纳产业链主要环节的构成与研发难点,提供准确明晰的产业技术路线图。

试点先行,打造校地融合高科技创新闭环

江宁区创新资源丰富,高校与区内科技企业联系不断加强,但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率有待提高,校地融合之间还不够协调。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虽然在江宁设立了大学科技园,但在成果产业转化绩效有待提高,尚未出现知名的高科技先锋企业。究其因,在于创新链缺乏与产业链的有效嵌合,高校老师为主体的创业团队无法感受到现实的产业技术需求,市场化经营的能力和经验也不足,校地之间缺乏嗅觉灵敏、敢冒风险的专业风投机构来衔接。解决这种创新链与市场需求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必须推动校地融合的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高科技创新闭环。

首先,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支持机制。尝试设置由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家、银行家等不同领域的领导者组成的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顶层协作委员会,整合归并分散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金融促进等政策,助力形成相互配套衔接的“一篮子”政策体系。其次,创新区域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借鉴美国创新实验室模式,尝试在江宁开发区、高新园等园区,联合市内外高校,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创新实验室”,大学师生进入产业链的起始环节,企业从创新链的中间环节开始介入,让大学师生零距离接近一线产业技术需求。最后,区域内整合各类资源,在更高层面上统合资源。依托现有园区的规划和布局,在产业共性的环节、流程与服务上,打破区划限制,从产业带、交通带、资源带的角度,思考“一区多点”“一区多园”的布局与合作。

(课题组负责人:杜春泉执笔人:张永军、宋费佳、初骁)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