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深化校地融合
2020-05-06 16:57: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王春梅 张永军

完善创新治理体系、深化校地融合是创新名城建设的核心环节。校地融合本质上是通过“共建、共享、共进、共益”实现区域知识资源、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之间的重新组合与配置,通过各种要素的流动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各自生成新的资源优势,以求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深化校地融合,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治理体系。

寻找校地融合共建点,建设利益共同体。深化校地融合,需要对接各方需求和目标,在实际中修正、寻求新的共建点和互动点;通过互动来尽量缩小或拉近两者之间在需求上的差距,为发展共同体的打造奠定基础。不要奢求一劳永逸和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地螺旋式推进,让各个主体在融合过程中不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利益共同体的生成。在发展过程中寻找双方可能实现双赢的共同点,以此为圆心来进行校地融合方案的设计,持续扩大合作领域,增进共同利益。

做实环高校知识创新圈,建设创新共同体。建立环高校知识创新圈,实现高校之间、高校与地方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通过组织机制创新成立环高校知识创新圏协同创新委员会,由驻地高校共同参与规划发展愿景,委员会实行轮值主席制,改变由某一学校主导或政府主导模式,通过集中各方智慧从不同角度推动共同发展。各高校可以通过创新圈建设平台增进合作,形成创新发展梯次团队,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吸引国内外更多高校加入创新圈建设,推动校地融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校地融合制度成本。在校地融合过程中,制度安排是各方协同创新基础。深化校地融合,还需校地双方进一步通过制度创新简政放权,不断优化办事程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校地融合制度成本。实践中,部分高校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收费过高、学校激励晋升体系的认可不高、相关科研费用使用环节过多、手续繁琐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简政放权。在相关政策的落实中真正放权给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以事后监督和审计减少事前程序,减轻科技人员负担,切实调动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改变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打造校地融合新支点。目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对地方政府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土地等教学和科研活动空间上,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交通、供水、生活服务设施等更高品质的需求。建议地方政府可从这些基础设施资源入手,以建立15分钟生活圈为杠杆来撬动高校更多地面对地方社会需求。政府可在一些项目上根据创新绩效来进行资金投放、产权转移、租金优惠和个性化政务服务,在部分创新载体空间建设上,可尝试与高校共同投资建设新模式,做到责、权、利对等,并根据双方投入比例进行分配。

鼓励大学创办市场化技术服务机构,提高技术转移效率。支持大学创办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用市场化标准衡量和评价激励技术转移中心工作,应成为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提高的一种新的尝试。大学创立的技术服务机构作为内属机构,对大学资源掌握更全面、了解更清晰、与各技术团队的沟通更方便,对专业领域的洞察和判断更准确;另一方面,企业化的运作方式,会促使其更有动力面向市场需求,积极开拓技术转移和转化渠道、方式,更关注经济效益和实际的成功率。

以校友会为抓手,建设发展共同体。目前,以东南大学校友会为代表的这一新组织活跃在南京各新兴产业、园区,穿梭在校园、老师、学生、校友和市场之间,有效连接起多方资源。校友在信任基础上形成的互利合作,减少了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其基于校友为核心的连接方式,发挥着传统的以技术为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要进一步发挥校友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连接作用,继续通过校友论坛、校友产业园等密切校友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使校友经济得以不断发展,推动校地融合从个别式合作走向持续性融合,使得高校、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人员通过多样化渠道进行合作,共同建设南京创新发展共同体。

(作者单位:王春梅,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张永军,江宁区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