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作出科技自立自强的南京贡献
2020-12-18 13:52: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陈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过去几年,我国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存在一定梗阻,受到少数国家逆全球化浪潮的波及,产业链供应链的重点环节受到“卡脖子”威胁,根本上原因是我们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上实力不对等。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对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具有长远的、基础的支撑意义。

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

经济体系的科技创新含量是内需的基础。内需的影响因素无疑是复杂的,直接因素当然是城乡居民收入和收入差距,但根本性原因还是产业和产品附加值。当核心的科技和中间产品高度依赖国外的时候,中国产品在全球价值链分配自然较低;当组装型产品高度依赖设备的时候,劳动者获得的利润份额自然就低。那么,国内劳动者的消费自然就发展不起来,企业通过贸易获得的盈余自然就投资于进口设备和房地产,地方政府就投资于基础设施。可以说,这种内外循环均衡是内生于关键要素和市场“双依赖”下的自然选择。一个地区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只是靠公务员、事业单位群体,并不足以构成中等收入群体的主力军。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企业员工以知识型员工为主体,发挥各类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在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方面的关键作用,扩大内需市场的消费基础才能逐渐形成。从一般规律来看,员工工资相对于同行业较高的,相对来说一定是较为优秀的企业,甚至在证券行业分析师那里,工资高低也是侧面评价同类企业科技含量的一个标准。

突破产业链“卡脖子”环节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当前一些重大结构性问题需要通过供需双向发力来解决。“十三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现在“去库存”“去产能”等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补短板”任重道远,尤其是在现代产业体系中补核心技术短板、补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短板。众所周知,华为等中国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布局中受阻,主要原因是中美贸易冲突和地缘政治导致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中断。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产业链畅通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稳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是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供给能力,以锻长板、补短板等多种方式实现产业链安全。

把握加强基础研究和稳产业链供应链两个重点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强化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工作,提升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实效。

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作为科技自主自强的战略基础。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访问北京大学时表示,只有长期公认的基础研究,才有工业的强大,只有长期公认的基础教育,才有产业振兴的人才土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产业,需要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从技术创新的规律来看,新产业并不能独立摆脱现阶段总体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的限制,新产业之“新”技术并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在一国现有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基础之上的提升。这些技术并不是专用于新兴产业,而是在既有产业中长期积累形成的。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多学科多产业的交叉发展的系统工程,往往是以碎片化形式存在的,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行业,涉及相当多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学科之间的渗透,各个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十四五”期间,国家层面将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南京现在提出以“一室一中心”为支撑,打造自主创新“高峰”、原始创新“策源地”,也是南京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初步成效的具体案例。

发挥科技创新在稳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直接作用。稳产业链供应链固然需要采取多元化采购、构建国际产业联盟等方式,但根本上还是要对核心技术攻关,在产业链上形成与发达国家相对等的市场势力。一方面,要按照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原则,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要强化要素支撑,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南京以创新名城建设为战略抓手,以“新型研发机构”“链长制”等关键举措,正在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产业创新之路。一是在产业创新上聚力突破。南京组建以人才团队持大股、市场化运作、职业经理人管理为特征的新型研发机构,聚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二是聚焦主导产业,较早提出建立和实施主要领导与主导产业的联系制度。以“链长制”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每条产业链由市领导担任“链长”,加大调度推进力度,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行动,力争每条产业链引育一批“链主”式企业。

为全局性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自主自强做出贡献

“十四五”时期,南京的发展要在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上形成示范,努力发挥南京各类优势,为全局性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自主自强做出贡献。

打造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双强”。过去我们常常强调,南京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科教资源难以转换为产业创新优势。努力弥合这两者之间的鸿沟固然重要,但另一方面,如果未来不加大力度对基础科学的规划和投入,南京科教资源的优势可能难以长期保持。当前,各个地区都意识到基础研究对科技资源集聚的极端重要性,同属长三角的杭州,正在全力支持之江实验室、西湖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积极谋划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合肥利用中科院系统的布局优势,建设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稳态强磁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四个大科学装置,全力推动战略性科技力量的建设;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更是定位于创新策源地,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十四五”时期,南京要把提升基础科学研究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立足学科和科研优势,针对资源和产业特点,努力在挑战前沿科学问题、探索原创性成果上取得新突破,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坚持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两手抓,努力实现双重优势。

锻造产业链长板和补齐产业链短板。经济循环无法有效畅通,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产业链安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我国要锻造一些具有“杀手锏”功效的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提升产业质量,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形成对外方人为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能力。南京在智能电网等行业在国内外具有领先优势,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领域也正在着力塑造新优势,要围绕南京的地标产业乘势而上,打造出若干新兴优势产业链。同时,产业链安全更表现为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要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南京要将科技创新的方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资源引导联合头部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把要素释放到知识技术密集的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力争做出全局性贡献。

塑造数字化和专业化创新环境。“十四五”时期,南京全力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只通过“放管服”等手段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已经远远不够,一是需要数字技术在营商环境中更加广泛深入地使用。比如,利用大数据对企业进行画像,把政策精准地匹配到符合条件的企业,确保政策兑现的公开透明和流程简化,加强对资金拨付和政策执行的跟踪监督。二是高水平的创新需要与之匹配的专业化环境。比如,推进一个地标性产业发展,需要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和政策体系。实践中会发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这些产业的政策需求并不相同,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的环境要求更不同,这就对我们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各项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更高质量的政策供给体系、更高标准的要素保障体系、更高效能的企业服务体系,让各类创新主体充分活跃、竞相发展。

(作者为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