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溧水实践
2022-05-26 14:39: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蔡凯文 王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这深刻揭示了我国发展进步的成功秘诀,为奋进新征程提供了重要遵循。进入新时代以来,南京溧水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福祉显著跃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迈入省市高质量发展前列,成为全省“强富美高”示范样本。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溧水实践,充分显现了新发展理念的真理魅力与实践伟力。

溧水之思:理念的更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

理念一变天地宽。发展理念的大解放决定了发展实践的新突破,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决定了发展实践的高质量。这是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特别是在各种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日益凸显的紧要关头,发展理念的突破与转变更是成为至关重要的动力源泉。

不创新,发展就没有动力;不协调,发展就会失衡;不绿色,发展就不可持续;不开放,发展就会丧失机遇;不共享,发展就失去了意义。溧水把探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形成生动实践作为时代使命,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溧水仍然处于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黄金机遇期,迎来了创成南京南部片区新兴增长极的中心、长三角地区最具健康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冲刺全国百强区前20强的目标冲刺期。必须毫不动摇地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保持战略定力,正确处理好破与立、舍与得的辩证关系,全面推进“强富美高”新溧水建设。

新发展理念作为新事物和新要求,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转化为实践的,而是一个不断披荆斩棘的长期过程,依然需要廓清许多思想上的迷雾,涤荡种种认识上的误区。溧水深入推进发展观上的深刻革命,坚决抛弃陈旧观念、突破利益藩篱、重塑发展方式,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如今,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溧水从上至下坚定而又强烈的思想共识,进一步凝聚起了强大行动合力,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壮志豪情和蓬勃干劲。

溧水之干: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撸起袖子,融入实践,干在实处。溧水坚持“发展第一、干字当头、只争朝夕”工作作风,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上不遗余力、主动作为。

一是推进创新赋能。以新能源汽车、临空经济、大健康三大千亿级产业为依托,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南京国家农高区为平台,着力发展生物农业产业、未来食品、农产品特色加工、农业智能装备制造和农业科技服务业;大力开展人才集聚和高企引育工程,“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137名、高素质人口10.2万,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5家;全力推进“溧刻办”服务行动,让“最多跑一次”成为工作常态。

二是做足协调文章。坚持“以港带产、以产促城、以城兴港”战略,充分发掘会展的经济引擎作用,实现一业突出、多业共兴的“港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突破行政区思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全区八个镇街,实施“东西拓展、南控北进、中部优化、城乡融合”的差异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形态从“一城独大”转变为“三足鼎立”,即:空港国际城、高铁智慧城、石湫科教城。

三是书写绿色答卷。建设空间严格控制18.89%以内,林木覆盖率达34.84%,位居全市第二。整治关停低端落后、小散乱污企业上千家,空气优良率稳定在80%以上,PM2.5浓度均值保持较低水平,在全省县(市、区)中首个基本实现全域Ⅲ类水。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发展水平排名全国百强区第18位,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四是打造开放高地。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宁杭生态经济带、南京都市圈等发展机遇,深化与杭州市余杭区战略合作,宁杭合作试验区溧水生态智慧未来城开工建设。南京机场大通关基地、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和江苏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等重大功能平台建成运营。在全国首创并率先基本实现“1120”改革目标,“753”审批制度改革走在省市前列,被评为省级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先进区。

五是走好共享之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7.9%和8.8%,收入差距比由2015年的2.14缩小到2.05。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保持全市前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实现程度排名全省第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全市第一、全省领先。创成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区,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晋升为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从苏南倒数逆袭为苏南前列。

溧水以真抓实干的劲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摒弃被动“要我干”的庸政怠政,大力弘扬“我想干、我要干、我来干”的主动精神,奋力奏响了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新时代最强音。

溧水之智: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溧水从曾经的偏居一隅、默默无闻到今天惊艳全省、走向全国,开创了中小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溧水现象”。溧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一是必须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径。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差异性较大,决定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绝非只有一种模式、一条道路,要因地制宜探寻与不同地区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发展道路和办法,明确相应的发展目标与重点。溧水坚持从自身基础出发,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紧密结合区情实际和阶段特征,制定了聚焦“一个定位”、打造“五大名城”、实施“十大工程”的总体路径,展现了溧水奋进新征程的路线图。

二是必须全面发力、整体推进。新时代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溧水在谋划“十四五”规划时不仅着眼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设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类35个具体指标,彰显了从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信心。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牢牢扭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着力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溧水既不断激发人民首创精神,把依靠人民作为推动发展根本力量,贯穿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全过程和每个环节;又始终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造福人民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回望走过的路,溧水通过奋斗,攻坚克难,走过了千山万水;远眺前行的路,溧水还要接续奋斗,闯关夺隘,不断跋山涉水。新征程上,溧水只有保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定力和决心,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才能继续推动实践新飞跃,赢得发展新优势,创造发展新奇迹。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