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指导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共青团百年辉煌历程,强调了“四个塑造”的历史经验,在共青团的历史上是第一次,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其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共青团坚定理想、矢志不渝,形成了宝贵经验。这是共青团面向未来、再立新功的重要遵循。”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扎根广大青年的活力之源。“四个塑造”历史经验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共青团。从建团百年历史进程看,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19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这在中国革命史和青年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党的领导下,共青团不断发展壮大,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后备军。一部中国青年运动史,说到底,就是一部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的历史。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广大青年才能朝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中国青年运动才能沿着正确道路蓬勃发展。
第二,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建团百年的历程中,共青团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922年共青团一大由张太雷主持,通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纲领规定青年团是“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为完全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青年群众工作。百年来,共青团始终高举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广大青年坚持理想信念铸魂,有担当精神、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紧密团结在党的领导下。
第三,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百年来,共青团紧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人民群众的壮阔实践,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冲锋在前,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浴血奋战、赴汤蹈火。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发愤图强,为改变国家一穷二白面貌勇挑重担、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广大青年锐意进取,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顽强拼搏、再立新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青团和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四个伟大实践,无论是奥运会志愿者服务,还是脱贫攻坚中的大学生村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披甲出征等,青年人自觉担当时代重任,深入基层一线,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上。
第四,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扎根广大青年的活力之源。从百年征程看,共青团能够发展壮大,首先是坚持党的领导,另外一个重要历史经验就是牢牢扎根广大青年。人民创造历史的丰富实践,是青年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青年是青年运动的主体,青年运动是青年人的事业。必须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肩负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的光荣任务。正是因为能够扎根青年实际,共青团才能充满活力,成为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的先进组织。
“四个塑造”是紧密统一的,缺一不可。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立身之本,是共青团建设发展的根本前提;坚持理想信念是政治之魂,是共青团保持先进性的思想之源;坚持投身民族复兴是奋进之力,也是共青团体现初心和使命、将青年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伟大实践;坚持扎根广大青年是活力之源。
“四个塑造”历史经验,是共青团建团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个塑造”历史经验是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取得成功的精神密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几乎和共青团的百年历史同步,正是坚持党的领导,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取得成功,历经四个历史时期,无数青年人在党的领导下,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涌现了无数先进典型。
“四个塑造”历史经验也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的动员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四个希望:坚持为党育人,自觉担当尽责,心系广大青年,勇于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要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广大青年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忘初心,努力学习,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书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光辉篇章。
[作者颜振亮为江苏警官学院教师、陶林为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为南京医科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NMUR20210005)、江苏省高校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建党百年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