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厚植青年一代家国情怀
2022-04-22 15:53:00  来源:南京日报

梁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入新时代,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广大青年群体,如何在“一起向未来”中凝心聚力?社会和高校又该如何把培养青年一代的家国情怀融入文化强国战略?

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所在。家国情怀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爱国主义精神最质朴的表达。早在《三字经》中,“家”与“国”便绑定在一起。在《礼记·大学》中,首次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概念。现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认识已深入人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所言:“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因此,厚植青年一代家国情怀,用爱国主义夯实文化强国战略,应是新时代社会和高校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新起点和新方向。

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面向未来的现实所需。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家国情怀作为最质朴的爱国主义已然深入其中,成为重要的传承基因。在巴金小说《家》中提及的家文化,不仅表现了中华民族血脉亲情、重道讲礼的文化价值取向,还映射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家国同构”,即把家族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一起。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呐喊》,都用最朴素的文字映射出最炙热的爱国情怀。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层面的优秀文学作品,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通过家国情怀的共鸣传递思想之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新时代赋予家国情怀新的内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守护着坚韧的生命底线;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基层党员干部的家国情怀书写出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家国情怀是青年成长的精神营养,也是不可或缺的民族脊梁。“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在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莘莘学子寄予厚望,对大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21年12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2021“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他们中有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有携笔从戎的青年军人,还有科技创新的青年精英。他们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奋力拼搏,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这是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涌现出的青年身影,正逐渐凝结成中华民族未来的脊梁。只有厚植新时代青年群体对祖国、对民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才能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归属感和参与感,用家国情怀培养出坚定、坚强、坚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国情怀是文化之争的制胜法宝,也是文化强国的思想之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多元交融的大环境。新时代新媒体传播新观点新价值,以家国情怀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核,在我们筑牢思想根基、打造国际形象的过程中,展示出巨大能量。要抢占阵地,广辟文化传播土壤,帮助青年群体始终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育人之根本。文化育人的目的在于培养对自身文明高度认同的坚定继承者。要深耕内容,厚植家国情怀底色。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利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在潜移默化当中将家国情怀深入人心,对内提振民族精神,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要通过统筹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和网络资源,将文化艺术进校园作为校园品牌活动之一,在重要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示范项目,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形成师生楷模的先进示范作用,发挥先进辐射影响效应,从而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家国情怀教育。

在“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语境下,培养青年一代的家国情怀,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将文化自信转化为文化强国的内涵和手段,把家国情怀作为文化育人的动力和底气,才能让红色基因扎根每一位新时代大学生的血脉,让新时代的爱国精神渗透所有中国青年的心灵。

[作者为南京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本文为2021年度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与方法研究”(21ZN02)研究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