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人才生态系统作用凸显 区域人才共享或成趋势
2020-12-21 11:11:00  来源:光明日报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前沿研究】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主动的战略资源。研究显示,“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人才“争夺战”此起彼伏,人才战略地位愈加凸显;进入“十四五”时期,人才竞争有望更加理性,以产业、平台、政策、环境等为基础构建的人才生态系统将成为吸引人才的关键,区域内人才资源共享将成为新趋势。

未来人才竞争呈现新趋势新特点

人才理念由“支撑发展”升级为“引领发展”

经历几轮激烈的国际国内人才争夺后,各地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经历了人才服务发展、人才支撑发展、人才引领发展的更新迭代。

人才“争夺战”伊始,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政策争抢高层次人才,尤其是见效快的“即插即用”型人才。伴随人才竞争白热化,更多省市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如山东2017年推出了《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明确指出了人才对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面临的核心科技难题亟待解决,“人才是引领发展原动力”的认识逐渐深化。当前,相关省市已在围绕人才引领作用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落地措施。

国家重大战略、区域一体化战略加速人才区域性聚集

成熟的城市群是区域内经济发展重要引擎。近年来,党和国家科学决策、统筹部署,合理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有力推动城市集群“抱团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等五大城市群,成为人才集聚的强大磁场。由恒大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全国超六成人才流向这五个城市群,在全国占比分别为23%、14%、13%、7%、7%。人才圈与科技孵化、产业进步的综合效应体现为可观的经济规模,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GDP以17.9万亿元遥遥领先,五大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近67%。

从国内更大范围看,我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以25%的土地集聚了全国75%的人口,创造了占总量88%的GDP。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在两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的拥有量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从2019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看,北京(132件)、上海(53.5件)、江苏(30.2件)、浙江(28件)、广东(26.08件)高居全国前五名,北京更是全国平均水平(13.3件)的十倍。

基于先发优势,“十四五”时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等将率先实现人才一体化。随着相关规划出台,未来几年国内核心城市群将加快建设高速互联的基础设施,建立产业与人才协调的平台载体,破除人才流动“痛点”,促进人才资源共享与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抢占人才竞争制高点,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人才”生态圈,提升城市群国际竞争力。

产才融合,更注重人才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人才“争夺战”初期,部分区域与领域存在盲目竞争现象,忽视了人才与本地区产业的契合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区域间恶性竞争。

“十四五”时期,国内人才竞争将回归理性,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招才引才将更加注重产才融合,产业战略与人才战略互为支撑,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精准实现人才与产业、人才与城市发展战略的双向选择。如,2018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十强产业需求为重点会集国内外人才,在TOP1000人才中,能源原材料人才数量约占全国17.2%,医养健康产业人才数量占全国12.8%;江苏实施“双创计划”,引进人才企业存活率和运行质态良好率均在75%左右。“十四五”时期,着眼于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人才与产业需求契合度将日趋精准。

市场驱动,调动用人单位和市场主体主动性

2016年以来,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加大“放权松绑”力度,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五个环节中的优化配置作用。

“十四五”时期,市场驱动在人才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将进一步凸显:用人单位更多地掌握用人自主权,实现用人主体对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评价引入市场化手段,以知识价值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得以完善;人才服务进一步市场化,部分人才发展服务将主要由市场主体与行业组织承担。

人力资本的配置力决定未来产业竞争优势

未来,5G技术支持下的全息影像技术或VR技术将革新现有的办公模式,相应地,人才不再只注重“为我所有”,而是重在“为我所用”。例如,杭州市湖畔实验室和浙江大学探索出区域内人才共享合作模式,联合成立研究中心。中心内人才享有充分的“身份自由度”,科研带头人可以自由组建团队,将研究项目产业化并获得市场收益。企业科研人员可作为导师直接辅导学校里的目标人才,甚至共同研发产品。这种区域内的人才共享进一步放大,将带动全球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人力资源服务业进一步规范发展,将为人才生态圈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市场基础。跨区域的人力资源协同配置将增强人力资源收益,使人才竞争进入更为系统化、整体化的阶段。未来,一项高科技产品的研发,拆分后可能分别交给世界不同地点的实验室、研究所,并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最优研发,人力资本的配置能力将直接决定产业竞争优势。

集群式人才生态圈呈现蓬勃生命力

我国人才生态圈正处于萌发与初步建成阶段。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能够支撑地区发展的人才生态圈,不仅需要层级分明、配套齐全的人才扶持政策,还需要出色的孵化能力、生产服务能力。

国内部分区域已经意识到构建人才生态圈的必要性,纷纷开展区域性试验。如,杭州滨江区构建适合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类硅谷”生态,呈现强大生命力。截至2018年11月底,滨江区引进各类人才超2.9万人,同比增长15.28%,各类人才总数达25万名,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7500人。又如,广州番禺区充分利用区域内大学聚集优势,打造青年人才“双创小镇”,构建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的人才生态环境,截至2019年底,共吸引321个“青蓝计划”项目在区内注册成长,成功打造12个“青蓝苗圃”。

人才生态圈建设不仅要激励人才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行创新创造创业,更要保障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人才持之以恒地潜心研发。配套的产业体系、社会服务、城市人文生态环境等因素须纳入人力资本配置的考虑中,以政府参与引导更多用人单位、市场与行业组织参与,实现人力资本配置的多元化,构建系统的、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生态圈,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构建人才生态系统,实现各地人才集聚

人才生态系统具有对人才与产业的双重虹吸效应,成为人才集聚的重要依托。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生态系统实现人才集聚,成为区域内人才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才生态系统的载体要件——科创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是人才进行智力生产和智力转化的重要媒介,是人才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十四五”时期,首先要加强科创平台载体建设,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前瞻性地建设国际化研发平台、工程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同时构建区域内共享载体,共享资源平台、人才信息。其次,要创新构建区域内人才一体化发展园区或平台,如“人才飞地”“科创走廊”“创业小镇”等,充分利用先进地市资源,配套搭建科研成果转化生产服务体系,破解后发地区引才困境,以人才一体化发展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最后,要创新人才与产业的融合模式,如成立产业大学等,盘活沉淀在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完善生产服务体系,健全产学研用链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将大量沉淀在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人才生态系统的金融要件——创新资本产业

创新资本支持方式是人才生态系统的金融需求。首先,要构建能够容纳创业者、投资人、金融机构、政府等多元主体的聚合体系,既能保证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需求,又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赋予科技创新足够的试错容错机会。其次,可创新开发“人才贷”等产品,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设立“人才板”,推出人才专属信用贷款、股债融资等特色金融服务,做大人才创投联盟。最后,要做好人才资本化的大数据支持,构建能够科学评价人才价值、受到金融机构认可的数据支持系统。如山东济南创新个体人才评估评价,探索国内首个以个人信用为基础、创新人才金融的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具体做法为:赋予人才独立的金融属性,视为资本要素从成本领域中抽离出来,将“人才有价”评估系统与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联动起来,构筑起“银行授信、保险担保、政府补偿、基金支持、配套参与”的多维度金融创新协同机制,使人才身价成为“硬通货”。

人才生态系统的保障要件——创新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下降,劳动力相对短缺,区域人才环境和人才服务水平成为引才留才的重要考量因素。要在区域人才竞争中胜出,必须大力构建人才服务体系。首先,加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实现人才政策与制度精准升级,基于人才需求完善人才政策供给,制定在国际国内适度领先的人才政策。其次,构建人才区域、部门协同机制,加强人才政策咨询、市场规划、专利申请与保护、技术转移等所涉部门间的协作,以“一站式”服务,提升区域人才制度体系竞争力。最后,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实施人才税收优惠、降低人才税负,构建科技创新容错机制,放宽对户籍与外籍人才绿卡的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人才生态系统的环境要件——包容创新的人文环境

改善人才发展环境,要创新性实施人才安居、人才医疗服务、人才子女教育等工程,统筹解决人才及其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设立人才宣传月、人才节等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增强区域内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系统化提升区域的人居生活环境,提升区域文化的包容度和多样性,建设“百花齐放”“美美与共”的人文环境。

(作者:黄晋鸿、刘晴,分别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本文为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人才发展蓝皮书》课题组阶段性成果)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