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耿柳娜重要成果
2016-04-07 17:18:00  来源:南京大学

科研成果 

1.Geng L, Xu J, Ye L, Zhou W, Zhou K (2015) Connections with Nature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PLoS ONE 10(5): e0127247. doi:10.1371/journal.pone.0127247

2.耿柳娜, 王雪, 相鹏, 杨瑾. 慢性压力的生理指标:头发皮质醇.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3.王琪,耿柳娜. 想象群际接触的研究及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启示.中国特殊教育,2013.11

4.耿柳娜,赵群.正念对艾滋病污名的影响:吸毒人群的证据.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6.

5.Geng, L., Liu, L., Xu, J.(2013) Can evaluative conditioning change implicit attitudes towards recycling?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41(6):947-956

6.耿柳娜,赵群. QQ群互动对大学生艾滋病污名的影响. 中国特殊教育.2013.10

7.耿柳娜,周可新. 博文干预对大学生核电能源态度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 2012.12

8.Geng, L., Zhou, W., & Hu, Y. (2012).The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nse of belonging in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7, 1175-1182.

9.耿柳娜, 周文君.内隐联想测试法在留守儿童电视认知研究中的应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0.

10.Geng, L., Zhang, L., & Zhang, D.(2011) Improving spatial abilities through mindfulness: Effects on the mental rotation task.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801-806.

11.耿柳娜,李雪.工分制与媒体从业人员工作投入度的关系探析——贵州遵义媒体从业人员调查报告, 新闻记者,2011,10.

12.Geng, L., Li, S., & Zhou, W. (2011).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motional exhausti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occupational identity of social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309-320.

13.耿柳娜,李艳.合作行为的NetLogo计算机仿真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1.

14.耿柳娜,孟红艳. 吸毒者的内隐认知研究进展.中国特殊教育.2010.12.

15.沈晖,耿柳娜. 吸毒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的接纳现状与影响因素.人口学刊.2010.4

16.耿柳娜,钱伯健.沈晖. 吸毒人员复吸高危因素量表的初步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6.

17.耿柳娜,沈晖.青少年物质滥用防治的内隐认知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2010.3

18.耿柳娜. Inquisit心理实验系统在内隐联想测验中的应用.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6.

19.李莎莎,耿柳娜.电子人力资源实施效果述评.管理技术研究,2009,7.

20.耿柳娜,刘屈艳阳.负性情绪与工作记忆的关系: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新取向.中国特殊教育,2009,3 .

21.翟学伟,耿柳娜.中国心理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基于CSSCI的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

22.耿柳娜,翟学伟.心理学研究领域学者和机构学术影响分析——基于CSSCI(2005-2006)数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

23.耿柳娜,张鹏. DMDX心理学实验系统介绍及使用.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1.

24.耿柳娜,韩丹. 吸毒人员拒绝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初步编制.中国特殊教育,2008,11.

25.荣石中,耿柳娜. 震后灾区儿童心理干预. 河北教育,2008,11.

26.荣石中,耿柳娜. 零距离看心理拓展训练. 河北教育,2008,10.

27.耿柳娜,周可新. 农村生态环境危机中的博弈. 生态经济,2008,10.

28.耿柳娜,翟学伟. 中国心理学研究概况分析——基于CSSCI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29.李梦影,耿柳娜.网络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影响.社会心理科学.2008,97-98.

30.李莎莎,耿柳娜.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针对PTSD的减压团体.河北教育.2008.7.

31.耿柳娜,陈晨.心理咨询的神经科学基础. 中国特殊教育.2008,3.

32.李莎莎,耿柳娜.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认知的影响,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 2.

33.耿柳娜,李娟.为单亲家庭子女塑造和谐亲子关系.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

34.耿柳娜,郝红杰.国外青少年使用手机短信的心理学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1.

35.耿柳娜,徐瑞雪.为考试焦虑做心灵体操——心理放松训练.河北教育,2007,11.

36.辛自强,池丽萍,耿柳娜等.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的修订与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 6.

37.高敏,耿柳娜.农村经济结构二元化条件下的农民分化——基于二十个村庄的调查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4.

38.郭素然, 辛自强, 耿柳娜. 生活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的信度、效度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1.

39.耿柳娜,刘金秀.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示例.中国特殊教育.2007,1.

40.耿柳娜,张鹏,陈英和.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11.

41.耿柳娜,冯海婧.“拇指一族”风波——心理剧矫正记.中国教育学刊,2006,11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42.耿柳娜.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建设. 河北教育,2006,10.

43.辛自强,马君雪,耿柳娜. 青少年无望感与生活事件、控制信念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44.耿柳娜,张艳琼,辛自强. 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来访者中心”理论的应用. 天津教育, 2006, 3.

45.耿柳娜,陈英和.数学知识类型在儿童认知策略发展中的作用. 数学教育学报,2005, 4.

46.耿柳娜,刘金萍. 演绎“网络游戏成瘾”——心理剧(Psychodrama)案例分析.河北教育, 2005,20.

47.耿柳娜,陈英和.数学焦虑对儿童加减法认知策略选择和执行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4.

48.陈英和,耿柳娜.小学1--3年级儿童加减法策略选择的发展特点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2.

49.耿柳娜,周可新. 慎言“心理不正常”.河北教育, 2005, 3-5.

50.陈英和,崔艳丽,耿柳娜.关于儿童关系性攻击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4,3.

51.耿柳娜,朱艳新.心理咨询中的共感.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03,2.

52.陈英和,仲宁宁,耿柳娜. 关于数学应用题心理表征策略新理论.心理科学, 2004, 1.

53.陈英和,耿柳娜.工作记忆与算术认知的研究现状与前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54.耿柳娜,张日昇,赵会春.箱庭疗法在理论研究和治疗实践中的应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 1.

55.张日昇,耿柳娜.箱庭疗法的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3,2.

56.耿柳娜,陈英和. 数学认知模型评介——加法事实存储与提取.心理科学,2003,2.

57.陈英和,耿柳娜. 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研究的新进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 1.

58.陈英和,耿柳娜.数学焦虑研究的认知取向.心理科学,2002, 6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

59.耿柳娜,张日昇.学前儿童用“人为不介入原理”区分生物非生物能力的发展.心理科学,2001,3.

著作: 

耿柳娜著. 毒瘾透视:吸毒人群心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 1 (专著)

耿柳娜译,第七章 认知. 载自陈英和 审译 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卡拉•西格曼(Carol. K. Sigelman)伊丽莎•瑞德尔(Elizabeth A. Rider)著(life-span development)]

耿柳娜著.数学问题解决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4 (专著)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实习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