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大思政课”如何善用之
2021-04-14 10:45:00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孙通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大思政课”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观照,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如何将“大思政课”讲得有意思、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是思政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拓展思政课内容,创建“大思政课”新格局,将思政课堂与社会现实相融合、与时代场景相关联,让学生与时代同频共振,是思政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破解的重要课题。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大思政课”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观照,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大思政课”强调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相结合的全球视野,引导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前沿的思维去认识、了解中国与世界,帮助学生把自身摆进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潮流中,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百年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相关联。“大思政课”要有紧跟国内外形势、常讲常新的教学内容,强调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衔接和融合,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赋予思政课更丰富的内容,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和剖析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从国内和国际视角综合分析问题,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客观认知国际环境变化对中国国内发展与国际互动的影响,从而实现课本理论与社会现实更紧密的结合,最终达到讲好和上好“大思政课”的预期效果。“大思政课”倡导构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实践育人格局,强调思政教学要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倡导打造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新格局;强调实践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社会大课堂的浸染中提升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思政课老师是培养、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关键力量。把“大思政课”讲得有意思、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需要思政课教师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思政课教师要增强分析和把握国内发展与国际形势变化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思政课之所以不容易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思政课教学内容要紧密贴合国内发展与国际局势的最新动向。这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是不小的考验。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时刻关注、把握、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能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百年变局共同交织的大背景下,思政课教师需要拥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时刻关注和了解国内发展和国际局势的最新特征和变化趋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多学科知识分析最新的热点问题,向学生展示中国与世界关系演进过程和发展现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关切。同时,思政课教师必须在课下做足功课,提升自身对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的把握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现实和时代变局全面分析问题,将中国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置于国际视阈中进行比较,凸显我国“四个自信”的底气和优势。

紧跟时代,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思政课教师仍旧抱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不以新的视角、新的内容和新的模式进行备课授课,很难与学生达成心灵上的互动和情感上的共振,甚至会因为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厌倦甚至反感。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不断前行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若以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落于俗套的教学形式进行讲授,势必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导致教学内容脱离现实,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思政课教师在备课中应立足于理论发展和中国面对的紧迫问题,及时更新完善授课内容和改进授课方式,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不断了解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特征,以便针对特定教学对象的特点,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要紧跟时代形势,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阶段以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整理提炼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攻关,产出优质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与时俱进”的补充和创新。

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贯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学生才能更直观、深切地感悟课堂理论知识的实践价值所在。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需要在课程和课堂设置上为学生创造思政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效对接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从课本知识到实践领悟,从课堂听讲到亲身参与的全过程,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切换中感受“大思政课”带来的魅力,迸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坚定信心。实践教学是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的重要抓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安排一到两周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时政热点和学生关切设置实践教学主题,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合作开展时政探讨、课堂辩论、小组展示等形式多样的课内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思政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思政课教师也要带领学生走出学校,以社会为第二课堂进行实践教学。可以利用周末时间或假期时间,组织学生以线上和线下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走进社会、深入基层,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课知识的理解,体悟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的依据和考量,对时代精神有更新的把握。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