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双循环新发展理论是一种新开放观
2020-10-16 09:00:00  来源:长江产经智库  作者:张月友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央提出走国际经济大循环,发展外向型经济路子。其核心是,沿海地区率先利用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抓住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产业调整和转移契机,坚持“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方针,大力发展轻纺、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轻工杂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集中力量支持外向型轻工业发展,然后通过国际市场转换机制,一举解决国内农业剩余劳动力出路和重工业资金和技术缺口难题,从而畅通我国农轻重产业循环。实践中,这种外向型经济设想演变为“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客观说,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曾经造就了中国增长奇迹。但当前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已经明显减弱,我国十四五外向型经济发展,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对中国全球化战略做出调整,逐步实现从“国际经济大循环”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转型。

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今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立足于谋划十四五规划布局,面向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两个部分。其中,前一部分“大循环”主张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后一部分“双循环”,主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内循环、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全球大循环。合起来就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这一战略构想的实质是,在本轮经济全球化遭受重大挫折背景下,通过调整外向型发展战略,以中国智慧引领构建新型经济全球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维护国内的产业链安全与供应链安全,更好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国际经济大循环理论主要是一种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对外开放观。与过去我国经济主要矛盾长期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相适应,这种对外开放观要求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体现在对外贸易上,国际经济大循环理论把对外贸易看成仅仅是完成生产力提高的任务,导致根据市场进行生产,根据市场进行投资,而且是为了出口而生产,为了出口而投资。因此,国际经济大循环关注出口,不关注进口。注重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不注重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服务贸易。产业发展的非同步性全球化非常明显。体现在区域发展和对外贸易关系上,国际经济大循环战略把沿海地区作为进入世界市场的主要力量,实施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的次序开放格局,强化了“七五”中央既定的东西部不平衡发展政策。注重外引,不注重内联,导致忽视国内大循环,外贸外资优于内贸内资,对外开放优于对内开放,经常出现“肥水只流外人田”的不正常局面。体现在产业结构和国际市场关系上,国际经济大循环理论着眼于发挥人口数量红利优势,重视国际需求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导向作用,实际上割裂了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间本来具有的天然联系,导致经济的粗放发展和产业结构重化倾向。结果是,一边是我国制造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一边是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双循环新理论则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需要,构建开放新格局的对内对外全面开放观。与经济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适应,这种全面开放观要求生产能够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在对外贸易上,就是以满足国内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主体开展贸易,不仅关注出口,更关注进口。不仅注重满足生存性消费需要的制造业贸易,更注重满足一定程度享受型消费需要的服务贸易。其生产和投资不再以出口创汇为单一目标,而是一方面,在对内开放上,期望通过挖掘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从而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在对外开放上,期望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体现在区域发展和对外贸易关系上,双循环新战略将贸易看成是各地区/各国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间/国际间的流动、重组和配置,通过把国际经济置于服务地区发展的需要,带动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均衡发展。其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打破地区和市场壁垒,并取消内外资不公平待遇。体现在产业结构和国际市场关系上,双循环新理论着眼于培养和释放人口素质红利,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注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服务业全球化为抓手,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嵌入全球创新链,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还原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关联关系。

总之,国际经济大循环战略和双循环新战略同属于我国开放经济发展战略,但两者具有本质差异,体现了不同的对外开放观。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