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发展拐点
2018-03-22 10:47: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陈套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通过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科技强国建设目标。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进行了超前部署,进一步优化了基础研究的区域布局。结合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科技创新的规划和文件,形成了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制度体系。这也意味着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发展拐点,只有紧抓创新发展机遇,重构区域创新体系,才能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区域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区域创新发展的载体和路径,对于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区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大环境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面临发展挑战和窗口机遇,将在国家创新布局下优化重构。首先是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交织发展。区域内承载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既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又是区域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如何紧密结合国家创新的布局优化区域创新体系是新的发展课题。其次,新时代创新具有链条长和体系化的特征。到了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单兵作战困境重重,必须要靠大科学装置和整合优势创新团队,国家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是区域必争资源。再者,区域创新体系已经超越行政边界,创新主体具有跨界和跨区域特征,初步形成了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如长三角协同创新网络。

  国家创新布局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南针”。我国在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布局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科创中心,进一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三大中心将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镇,密集承载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任务,形成国家大科学装置集群,并有望建设国家实验室。进一步厚植基础性战略科技力量,大力建设国家一流的科研机构,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等。

  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基础研究发展格局。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布局持续强化,并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江苏、安徽、陕西、浙江、湖北、广东、福建、四川等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省正在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化工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结合“科技创新2030”布局一批协同创新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研究领域,对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空间科学和深海科学等重大科学问题进行超前部署,一些战略性和前沿性科技成果和技术突破可能将从中诞生。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在农业、材料、能源、网络信息、制造与工程等领域和行业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科学问题,突出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社会发展领域,推进资源环境、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原创研究和交叉研究。

  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创新布局,构建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聚焦国家目标和需求,瞄准前沿科学和区域国民经济主战场,主动承接和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责任引领与使命担当。用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的前沿科学和技术成果,强化重大科技成果的辐射效应和人才集聚的知识外溢效应,加快建设好区域的人才队伍。

  整合区域内创新资源要素,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计划。区域集中力量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推进问题导向型和自由探索型融合发展。这些重大项目将打破管理的区域边界,大范围内整合创新智慧和资源要素,形成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进一步突破基础学科的发展边界,推进多学科的交叉,凝聚和培养人才团队,补足基础科学研究的短板,孕育重大原创性成果和突破重大基本科学问题。

  构建泛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主动对接国家相关部委,发挥好科技部与省域之间的省部会商机制,深化中科院与省市之间的科技合作,优化区域内创新资源,打破固有发展壁垒和资源要素的流通障碍,协同区域外部的创新要素的跨界融合,积极构建泛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促使创新主体交互作用和产生共振放大效益,推进泛区域连片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和高效有序的创新机制。

  强化创新体系的他组织引导。通过区域创新政策的引导和制度创新,促进创新体系的系统涨落向高级演化,形成波特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的钻石模型。结合区域特色如科学基础和产业特征,布局区域创新项目。积极主动融入承接国家战略任务,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创新活力,激发创新潜能。推进区域内的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展,培育新型科研机构,如各地依托知名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的创新研究院。

  推进区域创新体系自组织建设。新时代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治理结构和过程复杂,创新主体多样,创新治理途径以民主协商和契约式为主。要充分发挥区域创新体系的自组织特征,重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创新要素之间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达到创新体系的整体效应最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