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中美创新合作大有所为
2017-09-28 15:05: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陈晓晨 熊娟子 张竞霜

  从2010年5月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正式建立至今,经过七年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该机制最具活力的领域。

  中美两国开展创新合作意义重大。美国是传统创新强国,中国是后发创新大国,两国开展创新合作,从实力到体量上都将引领全球创新创业的发展。两国在创新上虽然走的道路不同,但也不乏共性。

  首先,两国高等教育基数大,储备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在美国,从互联网革命开始,美国创新性创业人才不断涌现,孕育出了一大批新型的科技创业家。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引领下,创业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的重要选择,这在十几年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据统计,2015届中国大学生中约有20.4万人选择了创业。而有研究显示,美国在校大学生创业比例更是高达20%。

  其次,两国社会都有悠久的创新传统。中华文明在人类的创新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著名学者李约瑟曾对此做了深入研究。相比之下,创新更是美国的立国精神之本。目前,中美两国都走在全球创新的最前列。美国南加州地区著名创业孵化器“创意实验室”创始人比尔?格罗斯指出,仅2015年一年美国在自主创业领域的投资就达到了750亿美元,中国的投资也有500亿美元,“中美创新合作将促进未来产业发展以及带动新的就业增长点。”

  第三,最重要的是,两国政府都鼓励创新,同时社会上的创业创新氛围也非常浓厚。孵化器机制为两国青年创业提了供诸多可能。据最新统计,全球有案可查的252家“独角兽公司”中,美国拥有106家,占比42.1%;中国紧随其后,有98家,占比38.9%。两者总和就占了全球的八成。这个数字集中说明中美两国在全球创新领域的地位。

  当然,中美两国的创新之路各有不同。不过,恰恰是这种不同,造就了两国在创新领域巨大的互补优势。

  首先,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和海外投资需求强劲。美国是传统科技大国,拥有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高科技公司不断涌现,这些公司的发展需要中国的投资,也需要进入中国市场。双方开展合作将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商业化和规模产业化。同时,中国产业链齐全,能够为创业公司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样品和诸多市场服务,从而降低试错成本,提高创业成功可能性。

  再者,美国拥有最多的世界百强高校,科技实力仍居世界第一。在美国的创业者,很多是从美国顶级的像斯坦福、伯克利高校技术人员出来创业,技术驱动的创业公司在美国占主流,通过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并加以改造,加之中国巨大的潜力市场,可以使这些创业公司迅速迈进全球化战略。

  目前,中美创新合作虽尚未形成较大规模,但在诸多细分领域已卓有成效。

  从国家层面看,中美两国注重政府合作。2010年双方建立中美创新对话,并成立创新联合研究专家组,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调研,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在这一机制的推动下,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与美中创新联盟共同举办中美创新与投资对接大会为中国投资者精准对接美国创新技术和产品提供平台,推动中国与美国南部地区创新资源的接洽与合作。

  从社会层面看,中美创新峰会、中美科技创新园等民间交流机制促进两国企业间交流,例如在美国举办“赢在21世纪”中美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中的获奖企业在中国可获得千万融资。青年教育方面,教育部所实施的“三个一万”“百千万”“3年资助中美两国共5万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等中美留学项目,以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知行中国—中美青年菁英学者交流项目、中美千校携手项目等中美学生交流项目,都促进两国青少年对对方国家的理解。

  在经济战略对话和创新对话机制的推动下,中美创新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留存了巨大的拓展空间。当前,中美创新合作的规模较小,合作项目缺乏可持续性,具体合作主要局限于农业、生物科技、电子商务等几个领域,未开发的蓝海地带仍然很多。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未来在如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巩固对话合作机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层级更高、分工更细、结构更清的阶段演进。中国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摒弃以前单纯的技术复制,以创新推动整个科学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中美双方应当进一步探讨扩大互利合作途径,加强双方在宏观科技政策协调,推动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建设性互动,落实中美战略与经济机制的新成果,保持和助推中美社会与人文交流机制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为中美科技人才的流动,拓宽途径,搭建常态化合作平台。

  第二,把握人文交流的社会性,推动多领域创新合作。人文交流的根本在民间,应当把人文交流延伸到两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拓展学校、企业、社团参与的更大空间。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围绕“汇智创新、开放共享”的大会主题,以高端论坛、成果展览、要素交易、创业大赛等形式,推动全球创新创业资源汇聚、融合和对接,促进创新创业要素流动和成果交易。其中,中美创新与投资对接大会邀请了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领导,美中创新联盟、维赛利斯创投、休斯敦技术中心等高管参会,围绕投资机遇与合作需求等主题进行探讨,分享成功合作案例,构建政府支持的民间合作平台。

  第三,加强高校和智库合作,提升创新合作的专业化程度。大学既是中美人文交流的先行者,也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推动者。大学和智库是思想的“梦工厂”和战略的“储备库”,中美创新合作离不开两国高校和智库的交流互鉴。人类文明互学互鉴、共生共享,越来越依赖知识、技术的创新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需要大学和智库更加主动地担负起引领发展、创造未来的崇高使命。以本次中美大学校长及智库论坛为例,针对中美两国以及全球面临的紧迫问题开展联合研究和探讨,为中美关系提供了可行性较高政策建议。

  第四,通盘考虑创新资源要素,鼓励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创新发展阶段的资源要素是创造性、创意和知识,这些资源要素是隐性的,不可能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来配置,只有市场才能激发知识资源的创新。当前,中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中美双方应当就签订全面、高标准的BIT加快谈判进程,为中美两国深化双边经济和商业关系、推动创新合作迈出的最具决定性的一步。

  第五,对接“一带一路”,促进中美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第三方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为中美创新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美两国都是富有创造力的国家,双方应进一步创新思维,在差异中寻求利益契合点。

  当今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改革创新,需要分享改革创新成果。随着中美社会与人文交流机制的建立、开展和落实,未来的中美创新合作值得期待。

  (作者陈晓晨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研究员。熊娟子为人大重阳实习研究员。张竞霜为人大重阳实习生。)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