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发扬秋收起义的百折不挠精神
2017-08-08 09:16: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唐正芒 李国亮

  90年前,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举世闻名,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源头之一。它并非一些人想象中的一路凯歌、捷报频传,而是一次屡屡受挫、愈挫愈勇的武装起义。尽管秋收起义遭遇诸多挫折,却最终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今天,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对于我们胜利实现中国梦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早在起义发动阶段,毛泽东就被国民党民团抓住并拟押至民团总部处死,幸而机智逃脱。起义爆发初期,三个团先后失利,原定攻打长沙的计划落空,部队由5000多人锐减到1500余人。配合起义的农民暴动也未能包围长沙,并均遭失败。几支失利部队会合文家市后,在转往罗霄山脉并向芦溪进发时再遭敌军袭击,总指挥卢德铭壮烈牺牲。直至上井冈山前夕,起义部队还因在遂川大汾镇遭地主武装突袭而被打散。这一路的挫折对整个队伍是极其严骏的考验,但毛泽东和起义部队一往无前,终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将红旗插上井冈山,并由此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发展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仍会有种种困难和挑战。其中,有的牵涉思想认识统一的问题,有的要触动一些人的“奶酪”,有的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更多的是任务本身的艰巨繁重。在经济建设方面,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依然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在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在社会建设方面,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业,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党的建设方面,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在思想文化方面,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毒害仍有泛滥之势。在外部环境方面,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难得的国际机遇,但是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要应对上述诸多困难和挑战,同样需要我们发扬秋收起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的精神。

  回眸历史,放眼当下,这种屡遭挫折却愈挫愈勇的精神,为当今我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启示。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百折不挠的前提。秋收起义部队在屡屡受挫时愈挫愈勇,首先是由于有坚定必胜的革命信念。如毛泽东在浏阳张家坊被抓并与死神擦肩而过后,仍选择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文家市转兵和三湾改编时,毛泽东激励大家,“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和胜利!”大汾镇遭袭时,毛泽东的脚被磨烂,但他坚决不坐担架,忍痛拄杖前行。这些激情昂扬的讲话和率先垂范的行动,坚定了战士们的理想信念。今天,弘扬秋收起义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样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就做不到面对困难一往无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号召大家,要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坚强的组织领导是百折不挠的保障。秋收起义途中的三湾改编决定把党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营团有党委。这不仅层层保证了党组织的坚强领导,而且成为起义队伍百折不挠的坚强组织保障。正如毛泽东此后所总结的:“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天,面对实现中国梦征途上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同样要有坚强的组织保障。党建设好了,才能确保人民群众与党同心同德,才能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为战胜各种困难而全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毅的目标追求是百折不挠的动力。秋收起义受挫时,毛泽东号召大家坚决以革命的“小石头”打破国民党反动统治那口“大水缸”。按照这一目标,中国革命终于通过秋收起义开辟的新道路取得了最后胜利。今天,我们有了实现中国梦的明确目标,但在圆梦途中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尽管困难的性质、形式、程度及克服办法与当年迴异,但只要我们将秋收起义百折不挠的精神融入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目标中去,就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走向最后胜利。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今后,我们的改革发展事业还会面对“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困境,也会遇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关隘,但只要我们高扬秋收起义百折不挠的精神旗帜,就一定能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并一定能造就出具有坚强意志和高尚品格的新时代伟大人物来。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重大项目“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论述研究”(2016ZDAM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