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以精准评估“把脉”政治生态
2018-08-07 08:50: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黄 科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区党风政风社风的综合反映,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社会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这不仅指出了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而且明晰了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方向。抓好政治生态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加强政治生态监测评估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当前,江苏正在试点开展地区政治生态监测预警与分析研判。实践证明,这是推动地区政治生态建设的有益探索,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长远看,当前依然亟待注重破解四个重点问题。

  注重政治生态评估指标的导向性。导向性是有效开展政治生态评估的基础。从实践来看,当前需要抓好三大重点。一是凸显政治导向。政治生态评估活动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特别是要聚焦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担当和政治纪律的相关要求。二是明确目的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这里所提及的政治生态建设要求正是开展政治生态评估的目的,只有准确把握好政治生态评估所要达成的目标,各项评估活动才不会走偏。三是关注现实。现实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政治生态评估同样如此。它必须立足于现有条件、现实需求和实际情境,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必须坚持考廉与考绩并重、坚持集成与测评并重,只有立足于现实,瞄准现实问题,根据现实条件设计考评指标、有的放矢地寻求解决之道。

  注重政治生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导向指明前进方向,方法则是前行路径。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政治生态评估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才能有效实现评估的内在价值。当前,一些地方在探索政治生态评估的方式方法上,形成了许多有地方特色的评价标准和分析路径。但是也带来了指标多样、可操作性不强、评估不精准等问题,亟待运用科学方法规范政治生态评估体系。一是区分评估对象的差异。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应准确把握不同区域、不同职能、不同级别、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特点,按照职能相近、工作相近的原则,区分党群政务、经济管理、社会服务等单位类别,分级分类设置考核指标的权重。二是把握评估数据的真实有效。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是政治生态评估的最基本要求。要统筹协调现在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其中抽取政治生态评估相关的数据,并将其纳入到评估分析之中;要及时更新评估数据,通过动态的数据分析,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要适当扩大第三方社会评估的参与力度,通过专家评分、社会调查、群众打分等多种渠道,增加政府评估主体与社会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进而促进评估结论的全面、客观和真实。

  注重政治生态评估结果运用的实效性。政治生态评估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因此,政治生态评估不仅要真实反映评估对象的客观情况,更重要的是要以评估结果来促进政治生态改善。基于此,一要聚焦原因分析。针对评估结果所反馈出来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调研分析是评估工作的应有之义。对于个性问题要及时约谈反馈,特别是要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适时启动责任追究程序进行问责。针对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整治,在反馈相关单位评估结果同时,要明确整改时间表、责任人,并通过强有力的督察确保整改能够落实到位。二是与绩效考核挂钩。政治生态的评估结果不仅要成为干部考核、班子评价、评先评优及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而且还要与奖金津贴、物质奖励、教育培训等奖励激励方式联系在一起,依托评估结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最终实现提高整体生态质态的目的。

  注重政治生态评估数据运用的信息化。当前,如何运用信息化的互联网思维,建设政治生态评估信息管理平台,是促进政治生态建设一个方向。在信息收集上,可以将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党风廉政等信息实现数据化集成处理。同时,通过各协同单位对信息的定期更新,全面客观地掌握党员干部的基本情况。在数据分析上,应运用大数据思维,建立起相关的算法模型,通过灵活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对政治生态的“精准画像”,推进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建设。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廉政与治理中心特约研究员)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