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打造民族复兴崛起的坚硬磐石
2017-10-12 10:32: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张军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系统科学的强军思想体系。2017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强军是强国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也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由此指明了强军在强国梦想和我们党建设事业中的独特地位。

  强军要以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根本

  强军,必先强魂。习近平主席指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这两个“永远不能”,把人民军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紧紧联结起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由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军队,他的成长壮大,一刻也离不开党的绝对领导。我党的宗旨决定了这支军队的职责使命,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统一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如果偏离这个魂,军队就会变质,强军目标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下的人民军队,应该遵从人民的意志,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的指挥,这既是强军之魂,更是强军之本。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习近平主席这个核心,自觉将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凝聚在党旗下,始终看齐追随,奋力强军。

  强军要以摆正军队独特地位为前提

  地位,决定作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军队,首先要明确军队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独特地位,由此方能明确军队的职责使命。

  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强大的经济,国家就不可能富有;没有强大的军队,国家就不可能安全。安全,不仅关乎国家发展,更关乎国家存亡。历史证明,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实现中国梦就没有保障,国家生存和发展就缺乏坚实的根基。1840年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富国,然而由于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导致鸦片战争中不堪一击,从此中国开启了任人宰割的耻辱历史。此后,尽管有无数仁人志士试图寻找民族救亡图存、复兴崛起的道路,但都没有成功。自从中国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并建立了自己的军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不仅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而且击退了帝国主义对我新生政权的扼杀,从此开启了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崛起的强国之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力明显提升,但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周边关系日趋复杂。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习近平担任军委主席以来,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把强军提高到强国的战略支撑高度,不仅明确提出了强军目标,而且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反腐和实战化训练,使部队的政治生态明显改观、部队战斗力有了明显跃升,人们对强军梦充满期待。

  强军要以鲜明的目标指向为引领

  目标,凝聚力量,指引方向。建设世界一流的军队,要有一流的目标指向。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由此,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军队该往哪里走的问题。其中,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着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着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建设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着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在当下中国,全军将士正是在这一强军目标的时代号令下,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从严训练、从严执纪、从严改革,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砥砺前行。

  强军要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为动力

  不日新者,必日退。不革故鼎新,就难以激发活力,发展就失去动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军队建设史上,通常存在着二律背反的现象:一方面,军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和自新的群体,唯有如此,方能不断超越自我、占领先机、战胜敌人;另一方面,军队又是最难推动改革和自新的群体,因为改革就要破坏现有格局,就要动用既有利益,而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格局和利益是最难割舍的。然而,中国人民军队是一支特殊的部队,是勇于革故鼎新、不断超越自我的部队。回望过去,一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立“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等一整套建军原则制度,到抗战时期实行精兵简政;从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体制编制,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百万大裁军……在党的领导下,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是我们成功的秘诀。

  在当下中国,要适应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建设一支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国防和军队改革就是“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针对我军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相对滞后等问题,2015年11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发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动员令。短短一年半时间,“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强军战略取得重大成果,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关键性步伐。2017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我们要保持锐意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保持攻坚克难的勇气,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夺取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胜利。”此番讲话为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给足了动力,指明了方向。

  强军要以强大的国防科技为支撑

  强军,必先强科技。军队战斗力来自于人和武器装备的结合。古代战争,因武器装备落后,主要采取人海战术,人的数量和质量成为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然而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虽然人的因素依然重要,但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在战争胜负的较量中,地位日趋凸显。为此,2017年7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指出,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应该有一流军事人才、一流军事理论、一流军事科技。他同时强调,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我们要赢得军事竞争主动,应该下更大气力推进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把我军建设模式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到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从一系列新型空空、空地、地空导弹,到先进战略导弹、巡航导弹;从新一代武装直升机、新型主战坦克,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战术软件……一大批信息化程度高、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装备列装部队。这表明中国军队正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具有先进技术武装的现代化部队。

  强军要以军民融合为途径

  军民融合出效益、出战斗力、更出和平崛起的希望。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越来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融合度越来越深的背景下,谁走好军民融合发展之路,谁就能占据军事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谁就能成为强军实践中的领头羊。当下中国正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周边环境,我军急需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大的发展。然而,单纯依靠军队现有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是绝对不可能的。充分依托地方资源加快国防和军队建设步伐的军民融合之路,是我军的必然选择。当下中国正面临崛起困境,老大的担忧和老三们的恐惧,极易形成对我的合围。在此背景下,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有助于打消国际社会的忧虑,有助于营造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基于上述考量,习近平主席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应该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这篇大文章中蕴含着强军实践和强国梦的大智慧、大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并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习近平亲自担任主任,使中国的军民融合正为强军梦、强国梦展示出光明前景。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