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内蕴
2022-03-21 09:50: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郑芸

文化是现代化最深刻的内涵维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含着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张力,考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意蕴,对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逻辑有重要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最高的价值原则:以人民为中心。西方现代化道路天然带有对外殖民掠夺、对内剥削压迫的“反人民性”。随着资本全球化和内部制度固化,其外部遭到了受压迫民族的强烈反抗,内部则产生了深刻的现代性危机。受到西方工业化强烈打击的近代中国,曾把工业化作为自身现代化的首要目标,然而屡屡受挫的早期现代化困境,促使国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从器物深入到制度再到观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被中国共产党作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指导思想,从此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之魂。中国现代化道路实践还得到了以和为贵、以民为本等传统文化价值日用而不觉的“根式滋养”,从而形成了走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自觉: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最高价值。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现代化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后,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照始终是中国现代化探索的根本遵循。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加速器,既积累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条件,又把以人为本作为现代化发展的核心价值诉求。进入新时代,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创造出彰显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方式等一整套观念文化体系:以人民逻辑替代资本逻辑,以共同富裕替代两极分化,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替代“丛林法则”下的弱肉强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忠实于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又打破了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人类文明停滞状态和文明假象,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最深刻的文化认同:中国梦。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残酷压迫,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成了中华民族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中华文明的历史有多悠久、近代中国所受的屈辱有多深重,国民对中华文明再崛起的信念就有多坚定。中国要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现代化目标,这种决心已然是最持久、最强劲的动力,它铸就了九死不悔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决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因此有了自己的方法论和精神谱系。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是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都不适合中国。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带领中国人民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为鉴,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创业精神;改革开放后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为实现中国梦积累了重要的物质条件。新时代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砥砺奋斗的精神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模式。百年历史风雨如磐,中国梦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深刻的文化认同,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方向指导和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最强的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现代化作为后发类型现代化,既有实现追赶和超越的条件,也会受到各种现代性危机“三明治”式挤压。今日中国正处于“两个大局”中,在更复杂、艰巨的挑战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需要最大程度凝聚中国力量,也需要其他国家广泛地理解、认同和支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文化软实力应是形成中国之治最大公约数的最佳选择。

文化软实力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综合国力其他要素有重要引导和聚合作用,是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从成果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入手,贯穿于不同层次文化并起决定作用的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西方发达国家长期致力于以同化性文化传播为手段、片面强调西方价值观的唯一性来打造文化软实力,易造成文化冲突和文化压迫。“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着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吸引力和内部凝聚力,让文化软实力兼具“名片”和“纽带”的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现代化探索中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基因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也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精神旗帜,它为现代中国之治定下正确方向,并日益成为坚定中国道路的最强信念、发扬中国精神的最强动力和凝聚中国力量的最强纽带。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核,打造了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模式,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和模范样本。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