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重视儿童视角 书写精彩故事
2018-06-21 14:4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钱淑英

  随着2016年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以及越来越多的作家参与儿童文学创作,中国儿童文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走出去”的当下,中国儿童文学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创作实力,在世界儿童文学版图上确立更突出的位置,作出更大的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书写童年、描写儿童,成为文学理论家和作家共同思考的问题。尽管为儿童写作已经成为儿童文学界的普遍共识,但把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孩子们的阅读诉求联系在一起时,我们会发现“儿童视角”这个问题仍需进一步梳理和探讨,这对于推动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真正凸显儿童视角的作用。儿童视角要求作品要以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能体现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作家在进行儿童文学创作时,一般多采用儿童视角,以便顺利找到进入儿童世界的路径,但其中一些作品不一定能凸显儿童的情感和意识,真正贴近儿童生活世界。一些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中经常包含儿童视角,但它往往是作家实现成人自我表达的一种写作策略。这种策略运用到儿童文学创作中,则有可能导致作品缺失儿童主体性。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并不强调儿童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其作品虽以儿童视角来统摄,但背后始终凸显一种审视儿童世界的成人眼光。过于强势的成人意识往往遮蔽和替代儿童主人公的视角。这使得这些作家创作的作品和儿童读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的产生不仅与童年经验的表达相关,更涉及作家的儿童观。新时期以来,随着童书阅读市场的兴起,针对儿童的作品大量涌现,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儿童的阅读需求。以儿童视角去考察这些作品,我们发现一些作品中虽然描写的是儿童形象,但他们大多带有成人的影子,是作家对童年情感记忆的“成人化”整合加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带有强烈成人色彩的作品没有真正发挥儿童视角的作用,其叙事往往难以为儿童读者完全欣赏和接受,更难以打动他们并引起共鸣。

  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成人立场,往往隐含着作家对儿童的教育意识和引导愿望,理应被尊重,也会催生很好的文学作品。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的“我”相当懂事,心智甚高,显示出超越年龄阶段的样子,体现出父母对孩子“先意承志”的教育期待。《城南旧事》是当之无愧的小说杰作,但中国儿童文学塑造了太多“应该是那样的”儿童形象,从儿童文学创作整体来看,我们还缺少那种充分体现儿童视角、以儿童为本位的作品。因此,在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中,打破成人预设的框架,尽量书写儿童的本来样貌,应当成为儿童文学创作中值得提倡的创作理念。当儿童文学作家能用“他”(儿童)来替代“我”(成人自我)时,这样的写作才能把儿童放在主体位置,真正以儿童的目光打量世界。在这方面,萧红的《呼兰河传》中的“我”是个例子,那是一个混沌未开、灵气十足的儿童形象。

  第二,在艺术技巧层面用好儿童视角。儿童视角的建构不仅与创作理念相关,而且还影响到创作的技术层面。但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总是能尽可能地展现儿童视角的独特性,并且有能力将个人的童年经验转化融合到创作中。但从现实来看,儿童文学创作却存在这样一个困难。一方面,当童年回忆成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自觉选择的写作路径时,童年的记忆和情感往往使他们的作品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复,如意象的重复、场景的重复、情节的重复,等等。另一方面,当作家们努力在题材和写作模式上寻求自我突破时,作品又往往丢失了原汁原味的童年记忆和情感,呈现出浓厚的成人色彩。反观世界上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虽然他们也是把童年记忆作为写作的源泉,但其作品却有着独特的童年味道。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孩子能给我以灵感,那便是童年时代的我自己。德国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也认为,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儿童读物作家,不是因为他了解儿童,而是他了解自己的童年。这两位作家都强调童年经验之于儿童文学的重要性,都将自我记忆与儿童世界进行有效融合,由此创造了许多经典之作。这样的写作方式对于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无疑具有启示意义。因此,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在童年的记忆里挖掘写作矿藏时,一方面需要对童年记忆进行重新发现,通过想象和转化不断激活创作资源,另一方面需要从成人的思维中跳脱出来,以贴近儿童的视角和口吻展开文学叙述,更好地提升儿童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度。

  总之,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只有从创作理念和艺术技巧上重视运用儿童视角,以平等开放的姿态面向儿童,真正深入儿童情感世界进行创作,才能经由文学之门打开更加广阔的儿童世界,为他们的成长书写精彩的故事。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