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做好戏曲艺术传承发展这篇文章
2018-03-21 14:44:00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袁慧琴

  由袁慧琴主演的中国第一部京剧数字电影《对花枪》获得第五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大奖”,是好莱坞中美电影节首位戏曲表演艺术家获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戏曲作为拥有千百年历史、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传统艺术形式,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毋庸赘言,通过戏曲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戏曲人责无旁贷。当下,深入落实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扎实推进京剧“像音像”工程,推动戏曲传承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都是做好戏曲艺术传承发展这篇大文章的重要依托。而这其中,大力推动传统中国戏曲“走出去” ,用戏曲艺术独特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让民族艺术为世界喜爱,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意义非凡。

  近几年,我先后参加国侨办组织的“文化中国”艺术团赴美慰侨演出,和作为“中华文化讲堂”主讲者,以《东方戏韵——中国京剧艺术之美》为题,分别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阿斯塔纳,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瑞典的法尔雪平、斯德哥尔摩等多国多地开展多场讲座,每到一个城市,当地观众能亲自感受京剧独特的表达形式,亲耳聆听京剧丰富的唱腔,亲眼看到京剧舞台上的色彩,亲手触摸到京剧服饰的质感,亲身体会京剧承载的精神,他们脸上洋溢的热情和发自内心的喝彩,以及出乎我预料的热烈程度,都在向我传递着他们喜爱京剧的信号,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和传播热度,也让我看到中国京剧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的巨大潜能。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冲击,戏曲能否适应这种新发展、新变化,取决于中国戏曲人能否提高创新能力,保持优秀传统前提下进行语境置换,与国际接轨,适应多元化的审美趣味,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以歌舞演故事”是王国维在《宋元戏剧考》里为戏剧下的定义。在这里,戏剧即戏曲。戏曲的表现形式独树一帜,以诗、乐、舞等艺术因素相结合,包括“唱、念、做、打”多种表现方式,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以演故事的形式体现戏曲之美。戏曲的表现形式较为夸张,但戏曲又是以生活为源泉。戏曲借助其虚拟性,在演员、故事、舞台、观众四个元素的配合下,完成观众的任何想象与理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有着任何一个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

  以京剧来说,自1919年梅兰芳首次率剧团赴日本演出至今,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多年的努力,京剧艺术传播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在海外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京剧能拥有海外的拥趸,与其在保持本身艺术特色风格的同时又不断创新息息相关。但多年来京剧海外传播之路任重道远,诸多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以往京剧“走出去”存在曲目单调,文戏少、武戏多,折子戏为主、全本戏不足,在演出前缺乏对外国观众进行导赏性解读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从语言和文化等方面深入研究京剧跨文化交流的途径和对策。比如加大剧本翻译力度,加强对外的京剧知识讲座、展览等活动,通过观摩学习、剧本讲解等方式,深入浅出地普及京剧常识,阐释中国文化精神等。

  在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基础上,还要借鉴历史和国内外戏曲戏剧发展的经验加以创新,但是绝不是不分良莠地兼收并蓄。客观认识我国戏曲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批判地吸收传统戏曲文化形式和内容,在不破坏传统戏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必要的创新,将现代的元素甚至是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并强化通过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的平台实现戏剧创作与传播创新形式,以推动中国戏曲文化生生不息地跨越和持续性发展。

  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有效传播中国京剧的人文精神。无论我们用古装形式的戏曲反映现代精神,或者用现代形式演绎我们自己的古装戏曲,其核心在于深刻把握其精神内核。而在戏曲表演的构成中,演员是剧中人,也是传播戏剧精神的中介。因此,一方面要以拥有精湛的技艺为奠基,以创新意识创作手段演绎好戏曲这种“角的艺术” ;另一方面,在扮演角色的同时有一种“文化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艺术实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两者完美交融中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

  (作者袁慧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