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自然环境与文化传承
2017-06-23 14:41: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杨英杰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天人合一”思想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这一命题的基本阐释。孔子曾论及天人关系,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这里所说的“天”,就是我们今人所言的“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丰富精深的内涵,主要是精神境界、道德领域的,而非纯自然界的。仅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就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而言,这一思想启迪我们,应当把“天”与“人”看作是有机的整体,两者不可分割,更不可人为对立。北宋理学家程颢甚至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一味地片面地强调战胜自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形成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他特别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思想立足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为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与此同时,还把保护绿水青山与保护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加以强调。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大理调研,站在苍山洱海旁,看着村落整洁的环境,古朴的形态,他不无感慨地说:“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会想念的。”

  乡愁,就是无论你走多远,永远萦绕在心中让你眷恋终生的故土的山水草木乡音乡语。没有了山水草木,乡音乡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自然屏障,也就不会有凝聚着文化传承的乡愁。

  最近,美国两位学者从气候变异环境变化的角度,研究了世界文明发展中各种文化或激变或流传的原因。他们运用500—1900年间的全球温度数据,通过确定1309个种族的历史位置,匹配环境不稳定性指标,又以现今7000种语言使用分布情况与种族进行匹配。通过一系列匹配,确定现今个体其祖先生活位置的环境不确定性,以估计其与传统延续之间的关系。两位学者认为,在稳定的自然环境中,过去的经验对当前有正面指导作用,人们因此更愿意继承传统;若环境不稳定,上一辈人的习俗和信仰与当前一代人相关性更低,因此文化更容易发生变化。简而言之,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的不稳定性显著负相关。自然环境越稳定,文化传承就更容易。

  尽管自然环境气候的变化与人类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科学考证,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肯定不利于人类自身的繁衍生息和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华文化能够传承发展至今,与文化中充满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比如孔子就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今天,我们正阔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上,传统文化所饱含的对自然的温情与亲近、敬畏与尊崇,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基因的重要部分,为我们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支撑。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