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刘志彪:用文化撑起工匠精神
2017-04-17 08:49:00  来源:长江产经智库  作者:刘志彪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同样,没有建立起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也就无法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无法从一个制造大国顺利地走向全球制造强国。

  工匠精神是一个可从多角度理解的范畴,从供给方面来看,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注重细节的执着精神;从需求方面看,主要是指满足消费者挑剔的需求,从消费者角度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工作态度;从行为方式角度看,是指做事情认真负责和孜孜以求的长期化行为。工匠精神的背后蕴含着的是对职业和人生的敬畏,它体现出的是一种理想和情怀,超越了世俗的功利之心,工作已然不仅仅被当作赚钱谋生的手段,而更多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提到工匠精神,许多人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德国和日本,其产品精致巧妙、结实耐用的特征受到世人的普遍认同。德国的机械、化工、光学、电器,包括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已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代表着世界最高标准的品质和日耳曼民族的严谨。

  德国产品的高质量深深植根于其文化传统之中。德国产品有四个基本特征,这就是耐用、可靠、安全、精密,支撑其产品品质的是德国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文化,它包括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完美主义、秩序主义和厚实精神六个关键因素。消费者通过一件件“德国制造”的产品,感受到的是产品背后制造者的诚实、可靠和责任心,以及他们的严谨、细心和审美品位。

  其实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挂“德国制造”的商品,并非每一个零部件都产自德国。比如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一个关键空调组件,全球80%以上的产能都来自日本公司。能为质量管控严格的德国公司供货,从一个侧面说明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良好的口碑。

  在日本,工匠精神也有着肥沃的土壤。日本人常把自己的产品看成是自己人格和信誉的表现,虽然他们也在意财富,但他们不以功利、不以富贵论荣辱,对工作的坚持、对难度的挑战已逐渐演变成普通民众崇尚的价值取向。日本有家世界闻名的螺丝钉工厂,名叫哈德洛克(Hard Lock)工业株式会社,是世界上唯一能生产出永不松动的螺母的企业。虽然只有不到50名员工,但能做出大到宇宙飞船、小到显微镜上的螺丝钉,中国高铁上的螺丝、螺母也是从这家企业进口的。一家小企业把一颗螺母做到了极致。日本制造业的辉煌正是由众多这样追求卓越的企业造就的。无论是传统工艺品,还是现代制造业的各种生活家电、精密仪器、超高精度机床、工业机器人、建筑等等,日本产品的制作精美,功夫细腻,巨细靡遗,故障率极低,为世人称道,日本人自己亦颇为自豪。

  日本和德国人的工匠精神,直接缔造了这两个国家在世界工业界受人尊敬的地位。据统计,在全球创办时间超过200年的企业中,日本有3146家,居世界之首;德国有837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些企业基业常青的秘诀就在于保持了工匠精神。

  中国人从来都不缺少工匠精神,古代我们有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近代我们有很多的老字号,如同仁堂、云南白药、茅台酒,现代我们有华为、中国高铁等世界著名品牌。但是,中国古代、近代的工匠精神,留传下来的大多是美好的故事而不是世界著名品牌;现实中一些留传下来的老字号,不是在发扬壮大,而是后继无人,品牌的声誉和美誉度在变质、消失;在当代世界著名品牌榜中,来自于中国的品牌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残酷的现实。

  一些有识之士指出,当今中国缺少的不是“工匠精神”,而是缺少“工匠制度”。人们经常问,为什么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奋,不能通过制度创新,转变为工匠精神去创造物质财富?为什么这种聪明常常转化为它的反面: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甚至为了赚钱而故意生产有毒食品?工匠制度并不是哪路神仙来外生给定的,而是在经济社会体制系统的长期运行中内生的。

  由此看来,缺少工匠制度还是表面化的解释,制度背后相互作用的文化,才是缺乏“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原因,即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缺乏和必须重构的东西。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物质文化。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满足的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如果在贫困阶段,我们说提倡工匠精神有些奢侈的话,那么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卖方市场下所形成的物质产品文化,将被买方市场下的物质文化彻底替代,供给的极大丰富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将会自动驱使企业追求品质和品牌。在买方市场下,其物质文化的本质是竞争。未来培育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关键在于厚植市场竞争的土壤,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打破市场垄断。如果行政垄断格局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领域日趋盛行,工匠精神就很难普遍出现。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形成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行为文化。就重构国人的工匠精神来说,一是要鼓励消费者的“挑剔”行为。美国管理学家波特在研究日本产品精细化的原因时指出,日本妇女在购物时近似于苛刻的“挑剔”行为,是日本厂商改进产品质量的重要外在压力和动力。而国人“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的消费行为,其实是变相纵容厂商在构建“工匠精神”上的不作为;二是要教育和鼓励国民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个人习性。只有爱干净、讲卫生的民族,才会有工匠精神,否则就是空谈。因为只有讲究,才会有精神,处处“将就”,“工匠精神”中最核心的“讲究”,则无立锥之地。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企业组织必然有自己的做事标准和行为规范,这就是管理文化。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一个最具体的、最核心的目标、信念、伦理及价值观。只有把客户、消费者摆在第一位,才能实现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目标;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把商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才能把附加值做到最大,才能以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实现企业存在的价值。为了实现企业的这一目标、信念、伦理及价值观,在管理上可能要采取许多方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要管理好“灵活度”与“守纪律”的关系。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把聪明劲用在“灵活性”上,经常对应该遵守的程序和规则采取变通处理方法,这种工作态度很难想象可以生产出德国那种高精尖质量的产品。很多时候,固守某种程序,看起来是傻,其实是精明。这方面国人需要学习和补课的地方还很多。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体制文化。工匠精神、工匠制度的确立,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市场体系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方式。例如,如果政府对市场中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不处理,就等于是变相地放纵这类行为,最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使市场中充斥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等自杀行为。为了给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创造生存的土壤,鼓励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必须严格地监管市场竞争者,惩罚造假、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假货盛行是工匠精神的天敌。如果市场秩序混乱,假货制造与销售得不到应有的处罚,那么没有人会愿意去精益求精,结果就是毁了整个行业。中国许多行业在这方面教训惨痛,应尽快形成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形成制假必重罚的机制。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是一种层次最高的文化形态,它需要国家最高层面的大力鼓励和实质性的长期激励,才能慢慢形成。中国人缺少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与制度设计中长期轻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轻视技术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有直接的关系。“中国智造2025”计划的实施,中国要崛起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技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2016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让工人技师也有地位及不俗的身价,是鼓励实体经济复苏、抑制社会浮躁、恢复崇尚实业和技术技能的开始。

  工匠精神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功”,只有当个人、企业、社会和政府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积极培育滋润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把“工匠精神”变成现实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才有可能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