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如何实现接续发展
2023-03-27 15:41: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司甜

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是伴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资源的枯竭,多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竞争力低下,制约了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需要进一步推进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动能接续转换、生态修复治理接续发展。

创新生态修复体制机制,打造绿色生态之城。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生态修复任务依然艰巨,需要创新生态修复的体制机制和治理模式,建立健全生态修复长效机制,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首先,探索生态修复与生态产业有机融合。一方面,将创新修复理念融入实践,开辟生态休闲区、观赏花海区、复垦种植区等功能区,推进工矿废弃地治理后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打造集生态、娱乐、养老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公园。另一方面,推进以尾矿砂为原料生产新型建材基地,形成高度集约化、生态化的利用模式,实现工矿废弃地“变废为宝”。其次,完善生态治理长效机制。一方面,探索农田治理、塌陷必覆、湿地景观开发等诸多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实现煤矿资源有序开发和生态环境良性保护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生态修复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形成目标导向明确、产出交易路径清晰、社会资本投入持续、各方收益回报稳定的生态治理长效机制。最后,实施产业绿色化改造。一方面,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煤炭高效清洁集中利用,强化高污染燃料使用监管。另一方面,建设空间融合、功能良好的生态河湖管理保护体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替代、过程控制、精细管理转变。

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提升城市辐射能级。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是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才能实现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的可持续与稳定发展。首先,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一方面,针对钢铁建材、能源化工等流程型行业,打造智慧钢铁等重点平台,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监控管理。另一方面,针对工程机械、智能装备等离散型行业,提升工业智能平台赋能资源水平,构建装备行业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其次,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不断打造壮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提速、规模扩大、占比提升,引导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另一方面,推动新兴产业在设施装备智能化改造与物联网技术、绿色循环技术的应用,走创新供给、精品创造、集群集约、智能升级的高端发展之路。最后,建设高品质现代服务业集聚地。一方面,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引领工程建设,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施物流枢纽经济工程、制造业物流业融合工程。另一方面,推动现代金融业发展,重点引进新型金融组织和业态,提升城市集聚辐射能级,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同时,推进并不断构建完善金融、科技、开放、信息平台体系,让产业服务和消费服务两大功能成为区域服务尤其是高品质城市服务的集聚地。

加快实施科创能力提升工程,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水平和能力,是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根本。从当前和长远结合看,加快实施科创能力提升工程,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可以为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提供雄厚底蕴和不竭动力。首先,构建平台建设的生态体系。结合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方向,注重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分级分层、最大限度发挥平台服务企业的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从而形成从无到有、由小及大、良性循环的平台建设生态体系。其重点在于培育实验室、医药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载体,让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其次,支持科技协同创新。支持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围绕城市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各类科技创新研究,尤其注重提升创新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深入开展“卡脖子”技术靶向攻关。一方面,支持区域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另一方面,做大做强创新发展引领极,加速构建高能级“创新矩阵”。最后,集聚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实施规模以上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精准建立高成长型企业培育库,推动规模以上创新型企业倍增发展。另一方面,完善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在加大力度引进创新机构、创新人才的同时,需更加关注科技创新生态的构建和优化,特别是要通过培育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着力打造开放合作高地,探索区域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首先,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交流。一方面,依托陆路港、内河港、保税港、航空港,构建铁、公、海、水、空多式联运陆港运输体系,打造以现代物流产业为主导,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临港产业等配套产业于一体的国际中转枢纽陆港。另一方面,积极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旅深入融合力度,构建中心城市文化圈,促进民间文化国际交流。同时,鼓励企业拓展对外合作关系,通过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级,渐次释放对外辐射能力。其次,全面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一方面,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通道,加快国际港务区、空港开发区、高铁物流园与区域内其他各市全面对接,建设区域经济枢纽,促进区域创新链不断完善优化。另一方面,主动承接区域发达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探索与发达地区城市群的跨区域合作新模式。最后,加强中心城市区域战略性合作。一方面,以建设高能级城市为战略牵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集聚辐射带动力。另一方面,聚焦交通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产业协同发展、社会事业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快形成区域经济中心、科教文化创新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双向开放高地,形成活力迸发的协同发展局面,合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影响力。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