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生态文明碳平衡目标的实现路径
2018-09-21 10:11: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张弼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已经成为气候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主要研究内容。作为快速发展的国家,我国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追求碳的零排放。但由于现实原因,在国家和全球层面实现该目标还需不懈努力。从“源”和“汇”的统筹视角入手,研究探索区域层面实现碳排放与吸收的动态平衡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之一。区域碳平衡指在一定行政区域、流域、生态功能区或经济区内,减少区域碳排放总量、增加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使得在一定统计周期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汇吸储规模相当,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建设绿色、循环、低碳的工业体系。工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工业体系,既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工业体系转型升级必须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导向。工业绿色发展要优化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产能扩张,加快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工业循环发展,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促进企业、园区、行业、区域间链接共生和协同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造完整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探索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及产业规范发展,构建区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工业低碳发展,要大力发展低碳型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量的低碳化,改造高碳型传统产业实现工业存量的低碳化。

  培育发展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当前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一项战略性技术,其核心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达到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大气长期隔绝的目的,并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获、提纯、投入到新的生产环节,实现资源再利用。我国相关技术有一定突破,但整体处于试验阶段,应当学习借鉴国外立法、管理、制度体系,吸取我国试点示范项目的经验教训,实现中国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科学化推广。一方面,要进一步在开展典型项目示范阶段,加大金融资金支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在能源密集产业领域和富集区域,针对火电等重点行业,引导企业充分参与二氧化碳封存与利用技术试验与推广,并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升公众项目建设和政策制定的参与度。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技术市场推广,健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技术、资金、市场和监督网络,确立企业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的稳健产业体系。

  增加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加快区域造林绿化进程,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率,加大力度实施天然林保护、区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加强森林经营与管理,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着力增加森林碳汇提升森林碳汇质量。推进退牧还草等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积极增加草原碳汇。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稳定并增强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提高城市绿地率,增强城市绿地碳汇能力。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保护和培育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

  建设和培育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我国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尚未起步。为确保区域碳市场兼具公平性与可操作性、有效地降低减排边际成本,可结合国家重点区域战略,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探索建立区域合作减排机制,各主体以相对平等地位参与,就事关履约义务分配、流程管理等关键问题形成共识,成立碳交易治理委员会,设立区域联合专项减排资金激励减排项目的启动。积极培育建立碳减排交易的二级市场,创新性使用碳金融工具,促进市场流动性。探索区域“农业碳补偿”市场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手段激励农业领域企业选择主动、自愿减排方式参与市场交易,提升区域碳排放交易的效率。

  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方式,区域开发活动与碳排放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共同环境诉求越来越多,区域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建设、污染防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因此,研究碳平衡在区域层面的实现路径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的当下显得尤为必要,既能为应对气候变化策略选择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也能助力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立健全,还可向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可不为,应须早为。

 
(转载需注明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蔡阳艳